第四十三章 血屠之謎(第2/3頁)

但是在其它州,可大抵都是有弟子所存在的,對本州之內的情況洞悉萬分。

就如陸青山先前所說的,天機觀弟子以監守之名監察天下,之所以對慶王血屠之事卻是完全沒有消息,只有兩種情況可能性最大。

一是慶王血屠之事為無中生有。

二就是血屠之事,都被慶王放在慶州之內暗暗進行,在天機觀的視野盲區下發生。

可如今,天機觀主洞察天機的能力,毋庸置疑。

天機鏡的強大,更不用多說。

既然天機觀主親自動用天機鏡探查慶州情況,那慶州假如有鬼的話,就必然瞞不過他的眼睛。

可是,並沒有……

那只能說明,慶州當真無鬼,不是慶王所選定的血屠之地。

那按理來說,血屠之事大概率也就不存在了。

“此事關乎極大,慶州或許的確非血屠之地,但不代表血屠之事就不存在。”

水月觀主皺起眉頭,輕聲附和道:“事關重大,的確不能疏忽大意,必須徹查。

不過,天河城那邊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嚴峻,觀主大部分心力也都放在那邊,既然暫時得到的情況是血屠之事極可能只是無稽之談,觀主也不可能再把心力多放在此事上。”

“畢竟,這情報的來源太過詭異,說不準也可能是地府那邊故意投出的煙霧彈,為的就是我們自亂陣腳,並且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的確,這種可能性也確實存在。”鏡湖觀主響應水月觀主的看法。

水月觀主斜睨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鏡湖,沒有多說什麽,繼續道:“當下慶王因為你先前所說的東林、太安等三城之事,正在長安城中接受調查。

參與三城之事的慶脈修士以及慶王子嗣,也將在事情調查完畢,水落石出之後,接受處刑。”

“所以,這段時間我會讓門下的監守弟子動起來,徹查自己轄管負責的區域,尋找可能存在的血屠痕跡,同時也等待長安那邊的調查結果出來。”

“從理性的角度上,我是不大相信慶王能做出血屠之事的。”

鏡湖觀主嘆了口氣,沉聲說道:“他雖然為了尊上之位,曾與李求敗以及當下尊上有過沖突,可他在域外戰場上的戰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當年夏玄機還在位的時候,中天域那邊的域外戰場之上曾發生過一起慘烈戰事:

巨靈魔族發動突襲,調動大量魔修,欲要一舉剿滅我們在域外戰場上的所有中小型城池。

人族修士猝不及防之下,只能困守城中苦苦支撐,甚至無法傳出情報求援。”

“是慶王以一己之力,冒死突圍而出,從而及時傳出情報,才平定這場禍亂,也是因為此事,慶王才被視為大夏神將,聲望一時無兩。”

“曾經有這樣赤子之心的人,我實在很難相信,他如今會對著他所守護的人族,對著自己的同族揮下屠刀。”前塵往事浮上心頭,鏡湖觀主無比感慨。

陸青山沉默。

但他並不是被鏡湖觀主所說服了。

人性本來就是多變的。

就算慶王當年多麽心系人族,這與他如今變得殘忍也不矛盾。

這是有先例的。

在前世,他所在國家的悠久歷史上,也有許多人,有恒心,有毅力,曾為拯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出生入死,可是到了最後還是選擇了叛國通敵。

因為在一片黑暗,艱難摸索前行的道路上,他們提前為自己的民族舉白旗投降了,覺得看不見希望,任由利益侵蝕自己的信念。

這種人是可恨的,因為他們出賣同胞。

但他們也是可悲的,再強的實力,再高的地位,也掩藏不住他們內心的懦弱與恐懼。

而且,與天機觀主所得出的結論截然不同的是……

陸青山一直認為,慶王血屠之事大概率屬實。

因為,在他的前世,雖然三城皆空之事他未經歷過,但在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所處的版本名是叫做“劍開天門”,副標題則為“血屠之謎”!

只是,這個版本才剛剛開始不久,玩家們還未搞清楚所謂的劍開天門,到底是何人之劍,天門又是何門……以及血屠之謎究竟是何意思,便是趕上了《九天》的十周年活動——“弑神之戰”。

後面的事情也就不用多說了。

雖然陸青山還未清楚這個版本的主線劇情便是來到了這個世界,但毫無疑問,既然此版本的副標題為“血屠之謎”,那此事就必然存在。

這是陸青山作為一個高玩,作為一個對劇情多有研究的資深玩家,對那一群九天遊戲策劃的德行應有的了解。

當然,當時的玩家只是以為所謂的血屠指的是魔族入侵人族,血屠人域。

所以玩家們一直把這個版本當做兩族大戰正式打響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