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劍仙之秘(第2/4頁)

這些東西他不可能不清楚。

“何謂合道?”李求敗反問道。

陸青山一楞,怔在原地。

九境合道,對於他來說還太過遙遠,他從未去考慮過這個問題,更不知道其中奧秘。

他搖了搖頭,誠懇道:“還請前輩教我。”

李求敗面無表情,“所謂合道,就是從天道中尋找自己的路,進行合道,從而獲得天道之力,也就是九境。”

“大道三千,每個人選擇的道都各自不同,難易不等,強度也不一而足。”

“合小道雖易,但是這類九境修士,一生基本難有進步,舍小道取大道,步步艱難,卻是有機會百尺竿頭,更進半步,修成尊號。”

九境之中,也有強弱境界之分。

初入九境,即為最普通的合道修士,稱為一步合道。

合道共有四步。

當修成四步合道,再往前踏出半步,即為尊號。

法修的道主,體修的武帝,劍修的劍仙,皆為此境。

“這些東西你應該也能理解,”李求敗眯著眼看著陸青山,頓了頓,又道:“不過,你可知劍修在九境並沒有所謂的合道境?”

陸青山先是一愣,隨即瞳孔猛地放大,“前輩的意思是?!”

“是的,”李求敗點了點頭,“劍修只要進入九境,便將直接越過四步合道,直通劍仙,即為尊號境。”

劍修並沒有合道、尊號之分!

“為什麽劍修會如此特殊?”陸青山不敢置信。

“其實也不難理解,”李求敗呵呵一笑,娓娓訴來,“天道天道,其實就是先天之道,是一方世界自誕生起就存在的大道。”

“雷霆大道,五行大道,不一而論,皆是如此,此類天道最鮮明的特征就是都有跡可循。

修士只需感悟追尋,並對之進行融合就行了,這也是第九境被稱為合道的原因。”

“只是,你要明白,”說到這,李求敗拉長了音調,意味深長道:“這些大道都是在修士還未出現之前,就已然存在,即使世間無修士,這些大道也不會消失。”

“劍修所修大道,即為劍道。”

“可是,在劍修出現之前,世間又哪有劍道之說?”李求敗笑問道。

陸青山如遭雷擊,一下子頓徹頓悟。

劍修修劍。

可是實際上,劍器卻是後天造物,是人族自己造出來的法器。

世界一開始有風,有雷,有五行,有各種造物,但絕沒有劍。

世界的三千大道之中,從未有過所謂的劍道之說。

“劍道,是唯一的後天之道,不是先天就有的道,它無跡可尋,無法可依,唯有吾輩劍修憑自己的力量與智慧去開拓。”

“因此,劍修從不存在合道的說法。”李求敗淡淡道。

“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要如何合?”陸青山接話道。

“正是如此,其它五修第九境被稱作合道,劍修第九境卻應當稱之為開道。”

李求敗向陸青山揭開了劍仙之秘,“所以,劍修一直是六修之中最難突破到九境的。”

開道總是要比合道難上許多的,這點毋庸置疑。

“與破境無比艱難相對應的就是,劍修一旦破境,便會無比強大,直通劍仙。”陸青山喃喃道。

合再強的道,那也只是借用他力,做天道的代言人,拾天道的牙慧。

而開道,卻是成為自己。

李求敗點頭,“開辟一條劍道,難度與其它修士踏出四步,晉升尊號難度差不多。

但是其它修士可以循序漸進,從合道開始一步一步慢慢往上攀爬,直到進階尊號。

劍修卻只能從八境一步登天,直達劍仙,因此,六大流派修士中,劍仙的數量素來是最少的。”

怪不得劍修最風流,天才最多,長安兩萬年,卻只出了三尊劍仙。

原來如此。

“那?”陸青山疑惑。

這又與李求敗如今是劍仙又不是劍仙的狀態何幹?

“我自修劍,一路順風順水,從未遇到瓶頸,即使是在開道這一關卡上,也未停留太久,便是一劍開天,登臨劍仙境。”李求敗一笑置之,輕聲道。

陸青山抿嘴,不知該如何以對。

“只是,就是因為太順了,我在登臨劍仙境千年之後才發現,我所開劍道,大歸大,但是卻存在著缺陷,太過粗糙,少了一種靈魂,難通祖境。”

李求敗開道,更多的依靠是自身前所未有的才情。

但才情總歸有止境的,路若是有缺陷,並非完美,再才情橫溢,也無法通往終點。

“大道是沒有回頭路的,我想要折回修路並無可能。”李求敗解釋道。

“除非是自毀劍道,重新開道。”

陸青山一時百感交集,無言以對。

到現在,他哪能還不明白李求敗話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