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劍道執牛耳者(第3/3頁)

“劍仙登門,徐武帝閉門不見,未免太過佯狂。”城中,有人喃喃道。

秉持著這種想法的人絕非一個兩個。

“北滄城,可不是誰都能破的!”那道雄渾的聲音再響起。

“李前輩可是劍仙!”終於,城中有一位劍修受不了此話,忍不住高聲喊道。

劍仙還破不了北滄城?

你可別忘了,當年你是怎麽敗在長安劍仙劍下的。

一時間應喝聲此起彼伏。

劍仙,一直都是劍修的最高追求,是劍修的信念,不容輕辱。

“當真是劍仙的話,徐某自然出城相迎,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李求敗,你連牛耳都折了,手中無劍,又怎麽稱得上劍修,更何談劍仙?”徐素仿佛是聽到了這些雜亂的喧鬧聲,做出了回應。

內城中,一個身形魁梧,盤腿而坐的中年男人,睜開了雙眸,目光看向城門方向。

即使那一路上無數建築障礙,但他的目光卻仿佛是穿越一切,與北滄城之外的李求敗遙遙相見。

李求敗,被世人譽為劍道執牛耳者,一是誇他在劍道上的造詣登頂為峰,旁人難及。

二則是因為李求敗修的是單劍流,他的唯一本命劍,劍名牛耳。

珠稱夜光,劍號牛耳。

這句話在長安年間如雷貫耳。

在李求敗的牛耳之下,多少風流人物折戟。

“牛耳折?”那如洪流一般的人群,聽到徐素這句話,耳邊都仿佛炸開了一道雷霆,轟得他們頭暈目眩。

“牛耳已折?”大船之上,陸青山聽見劍墳徐素此話,都不禁是心頭一顫,“怎麽可能!”

同為劍修,他無比清楚本命劍對於劍修的重要性。

他一個走多劍流的劍修,因為其中一柄本命劍龍雀被汙,修為都變得停滯不前。

那對於李求敗而言,本命劍被折的影響則更甚幾分。

那如果劍墳徐素此話為真的話,那他所說的“何談劍仙”還真不算挑釁,只是實話實說。

如今的李求敗當真還是劍仙?

陸青山的腦海中不由冒出了這個念頭。

不過僅僅是一瞬間,他就把這個念頭拋之腦後了。

瀾滄江上的那一道仙劍,除了劍仙之外,還有誰施展得出來?

能施展出那樣的仙劍,即使不是劍仙又如何?

只是,怪不得從未見李求敗出劍。

先前陸青山還以為是那些人不配李求敗出劍。

現在看來,雖然或許有幾分這個原因,但更多的應當是因為李求敗的牛耳已折,無劍可出!

天穹上,李求敗悠悠嘆了口氣。

對於此時的他來說,有劍無劍已經差別不大,無太多所謂。

不過,既然徐素想要求劍,那就給他又何妨?

下一刻,所有人都瞪大了寂靜,屏住了呼吸,紛紛側目。

只見,那個傲然於天穹,浪潮之上的中年男人,衣袖無風自搖。

瞬息之後,被瀾滄江那濕重霧氣籠罩的北滄城,一下子變得清明起來,所有霧氣向四野排開,消融殆盡。

城內,中心。

那一座高聳,萬年來葬下無數利劍、名劍的劍墳,開始發出不易察覺的微微顫抖。

嗡!嗡!嗡!

劍墳顫抖的幅度越來越大,橫插在其上的不知道多少柄無主之劍開始嗡嗡而動,似乎是受到了什麽召喚。

李求敗擡起手臂,對著北滄城輕聲吐出一字道:“來。”

終於。

嗖!

一柄黑劍,化作一道黑光,掙脫劍墳萬年的禁錮,拔空而起,高懸於北滄城上空,懸於那雲彩之間。

這就像是一個信號。

數息之後。

讓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

一柄柄長劍從劍墳之上掙脫而出。

一劍接著一劍飛掠而起,緊緊相銜,滑過一個無比精妙的弧度,插入雲彩之間,最後在半空中驟然停滯,輕輕下墜懸浮。

成千上萬柄長劍,以井井有條的姿態排列在北滄城上空,劍尖朝下,直指北滄城。

劍身之上劍光浮動,劍罡閃爍。

有多少柄長劍,就有多少道劍罡。

就如一張傾瀉而下的瀑布簾子。

似一道驚世駭俗的劍幕。

氣沖鬥牛。

前一刻,李求敗手中無劍。

但此時,一整座城的劍已然在手。

天地為之動容。

這一日,這一番雄奇瑰麗的異象,由劍墳起,驚世駭俗,注定轟動天下。

一陣聲如洪鐘的嗓音再次響徹全城。

“徐素,你若再不出城,李某就教你北滄下場劍雨,可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