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繡春(第2/3頁)

另有《二元仙劍》、《分光劍陣》、《十二都天煞劍》……

這些都是劍陣之法,著重的是多柄本命劍之間結成劍陣的配合之術。

當然不是說必須修多劍才能練劍陣之法,因為劍器之中有一種類型名為分劍,即一柄劍其實是由數枚、數十枚甚至數百枚小劍所組成的。

若是以這種劍器為本命劍,修一柄本命劍即等於修數十枚本命劍。

只不過這種本命劍的缺點也很明顯。

一柄劍可以分成十枚小劍,就等於是把其中的威力分薄為了十份,威力自然也就極度不足!

一般來說,修此種本命劍的,必然是專精劍陣之法的劍修,通過劍陣之法一加一大於二的能力,讓分劍爆發出恐怖威能。

陸青山目的明確,他是為了爆劍之術而來的。

凡事唯有做到極致,才為最強。

他的飛劍本就以殺傷力聞名,既然如此,那就殺上加殺。

至於劍陣之術,陸青山一直是十分無感的。

因為他的打法著重一個變字,內外劍隨時切換,以出最合適的劍為目的。

可劍陣之術對劍卻是有著嚴格限制。

比如三才蓮花劍陣,需要三柄劍器才能施展,而他若是修行了此種劍陣之術,就代表著他一旦施展三才蓮花劍,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內劍幹架到底——因為他現在只有三柄本命劍。

這種限制,陸青山並不喜歡,因為不自由,所以他不考慮。

正因為對自己的需求有很明確的認知,陸青山很快就挑選出了心儀的兩門爆劍之術。

一為《墜星》,此術可在飛劍中挾持上隕星重力,是一門大威力劍術。

但更讓陸青山看重的是,由於附帶隕星重力的原因,此爆劍之術還有一個隱藏效果——具有擊退的能力。

若是使用的好的話,墜星甚至可以當做一門控制劍術來使用。

特別是用來限制體修的突進,必有奇效。

大威力的控制劍術?

在陸青山的前世,遊戲界有一個通用規則,控制技能的傷害必然不能太高,這是為了平衡。

一旦出現兩者兼具的技能,那就是超模,是設計師的失誤。

所以,陸青山毫不猶豫地便是選擇了這門內劍術法。

另一為《心眼》。

這是一門聽上去完全與劍術不沾邊的術法,但事實就是,它的確是一門爆劍之術。

它的能力也很特殊,不是加強飛劍威力,也不是給飛劍加持特殊屬性,它的作用是讓飛劍能精準打擊視野外敵人。

所謂視野外敵人,有兩種概念,一是距離上的。

這個概念很好理解,若是敵人的位置超出了你的視線,你就算飛劍能飛那麽遠,也難以精準打擊到他。

另一則是虛幻層面上的。

比如有的修士精通幻象之術,虛虛實實,分身萬千,而劍修的飛劍又只是單體之劍,碰見這種對手,往往就陷入了尷尬局面——殺不過來。

心眼便是解決這兩種問題。

在修習此術之後,仿佛是給洲際導彈配上了衛星雷達導航,對手一切幻象都蒙蔽不了你。

更為可怕的是,隨著修為提高,不斷提高的飛劍射程配合上心眼,還會出現“你還沒看見我,我已經開始揍你”的可怕效果。

千裏之外,飛劍快遞,使命必達。

最後,這兩門爆劍之術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具有完整的體系。

術法傳承最重要的是體系。

何為體系?

就比如法修煉氣所修的一道法術,火彈術,在築基時可升級為火球術,金丹即可蛻變為大火球術,元嬰便是炎爆,如此一脈相傳,便是體系。

若是沒有所謂體系,便如陸青山早先修習的墜明劍訣,煉氣時很好用,可隨著他的修為提高,此門劍訣就成了雞肋之物,無使用意義,等於是憑白浪費了經驗值。

而對於尋常修士而言,便是憑白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

修士的壽命極長,可那只是相對而言,其實除了些許特例,更多修士所存在的普遍情況,是壽命不夠用。

既要修煉功法,又要修煉法術,還要去掠奪資源,劍修還要養劍,體修還要煉體……

修士要想取得大成就,要做的事非常非常多,浪費時間於一些沒有未來的術法之上,便是散修往往不如大宗門修士的原因之一。

而這兩門爆劍之術,煉虛可修,到了化神,還會有對應的進階版本,絕不存在浪費之說。

……

收了兩門新的內劍之術後,陸青山便回峰“苦”修了。

回峰的第三日,他收到了來自北冥真尊的靈信。

“果然,此事沒完了,”陸青山看著手中的靈信,眼中閃過兇光,喃喃道:“不過,就算你們想完,我也不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