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5頁)

為李羿殺出一條通往北側宮門的道路。

兩支守軍在被鮮血染得赤紅的北側宮門前歸於一處。

將士們重振士氣,跨馬提刀,以保家衛國的一腔孤勇,迎向洶湧而來的戎人。

戰局逆轉。

原本一直向前推進的戎狄士兵被鋒芒所懾,開始步步後退。

眼見著便要退出宮門的範疇。

李羿乘勝追擊,領兵向前,勢要將戎狄逐出大玥的皇城。

李宴卻始終留著一支兵馬,分出心思來顧著身後。

他知道,東西兩座宮門已破。

闖入內宮的戎狄遲早會馳援此處。

屆時,便是腹背受敵,大勢將去。

終於,在黎明前夕,戰馬的鐵蹄聲動地而來。

自身後而來。

無數將士近乎絕望地擡首回顧。

見火光照夜,在空中烈烈飛舞的卻並非是戎狄的旗幟。

赤底金紋,上首的圖騰是猙獰的兇獸窮奇。

“是胤朝的圖騰!”

有久經沙場的老將認出戰旗上的圖騰,高聲疾呼。

正領兵向前的李羿豁然回首,厲聲高喝:“胤朝的人來做什麽?收漁翁之利嗎!”

胤朝好戰。

與大玥也並非友邦。

他們這時前來,除了來收漁利,他想不出別的可能。

兩軍交鋒處,胤朝的鐵器步步向前。

卻只向前來攻城的戎狄揮刀。

鐵馬過處,戎狄膽寒,以為這便是大玥請來的援軍。

但李宴卻知曉。

沒有人去胤朝請過援軍,也無人能請來胤朝的援軍。

可若是來收漁利,胤朝之人大可以先等到他們打至兩敗俱傷,再不費吹灰之力,將勝者拿下。

即便是要立即下場,也應當是幫戎人先滅大玥的國。再鳥盡弓藏,將疲戰的戎狄屠盡。

直至,漫天的火光照亮領兵之人的衣飾與面容。

眾人愕然,而李宴頓悟,終是失笑。

眾人愕然於胤朝的軍隊竟是皇帝禦駕親征。

李宴卻看見。

胤朝的新君,是曾經守在李羨魚身旁那名少年。

李羿在看見胤朝的旌旗後,立即策馬往回,此刻正至近前。

豁然擡首,便與李宴看到了一樣的情景。

他握緊手中的長戟,咄咄質問:“你究竟是來做什麽的?”

臨淵驀地側首,看見他後,握著長劍的手驟然收緊,眸底冷徹。

他也從未想過。

他此生還會再見李羿一次。

還偏偏是在與戎人的戰場上。

雙方對視,目光同樣淩厲。

就在這般劍拔弩張的氣氛中,有冷箭破空而來。

直指李羿咽喉。

李羿冷嗤,提戟橫掃。

然長戟未至,另一支玄色羽箭後發先至,迎頭撞向偷襲的冷箭,將它攔腰截斷。

冷箭墜地。

羽箭力卻不竭,仍是破空飛至李羿的馬前。

即便是斜插入地,箭尾猶顫抖不休。

李羿面色沉冷,遙遙遞來視線。

見北側宮門前,漫天血火下。

年輕的帝王手挽雕弓,語聲寒厲,盡是鋒芒。

“來替公主守住她的母國!”

當一輪金烏猛然自太極殿後躍起。

這燃燒整夜的戰火終是平息。

戎狄大敗。

殘部連夜往北撤逃。

大玥的守軍固守皇城,清點這一場戰役中的死傷。

前來馳援的胤朝則分出部分兵馬去追潰逃的戎狄殘部,大軍主力則在皇城五十裏處暫且紮營,等著隨他們的君王回朝。

一連七日。

玥京城裏風平浪靜。

胤朝的軍隊始終未再踏進城門一步。

而宮禁內,浸透血跡的宮磚被重新洗凈。宮人們重新在紅墻下來去。

有人面上淚痕未盡,有人在半夜裏慟哭。

但終究不再像是戎狄破城之前那般惶惶不可終日。

這一場浩劫,終是過去。

大玥重新見到了久違的黎明。

李羨魚的披香殿內也恢復了素日裏的安寧。

她的母妃在碧衣宮娥的帶領下平安回來。

當夜四散奔逃的小宮娥們也陸陸續續地回到披香殿中。

她們重新忙碌起來。

有人負責修葺被戎人毀壞的地方。

有人負責去內務府裏支領被搶走的物件。

還有人清點出在這場動亂裏沒能回來的宮人名冊,並依李羨魚的吩咐,給她們的家人送去撫恤。

李羨魚也從悲傷裏漸漸平復。

她在七日後的清晨,又一次提著小廚房裏做的點心,去看她的寧懿皇姐。

彼時,天光初透,晨霧未散。

寧懿將醒未醒,也懶於更衣下榻,便索性就躺在最近的貴妃榻上與她說話。

“怎麽,都過去七日,才想起要過來看看我的死活?”

李羨魚將食盒放下,赧然解釋:“嘉寧在隔日便聽到皇姐無恙的消息了。”

“只是一直在忙披香殿裏的事,這才沒能過來見皇姐。”

她看著眼前安然無恙的寧懿展眉慶幸:“還好那日的戰火沒有波及皇姐的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