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第2/5頁)

陳嫂子:“多吃點好的,家裏又不是供不起你。”

阿雯點頭,“嗯。”

陳嫂子和阿雯柳志他們回家去了,珍珍這邊自然也開始準備晚飯。

因為中午吃得比較多,吃的又都是大魚大肉,所以晚飯便做得比較簡單,燒上一鍋米粥,熱上一些饅頭包子,再炒幾個清淡小菜,配上鹹菜蘿蔔幹,就行了。

人多手多,飯做起來也快。

飯燒好上桌,一家人又熱熱鬧鬧坐下來。

家裏沒有喜歡冷清的人,所以都習慣且適應這樣的氣氛。

在這樣熱鬧的家庭氛圍當中,珍珍和侍淮霞之間的隔閡和過節顯現不出來,沒有人提,珍珍和侍淮霞也默契地不多接觸對方,自然也就跟沒這回事一樣。

吃完飯再聊聊天,說至盡興,便也就各自梳洗回房睡下了。

興禹和丹彤睡著了,侍淮銘和珍珍靠在床頭。

侍淮銘伸手把珍珍攬進懷裏,輕聲問她:“累不累?”

珍珍面帶微笑靠在他懷裏,“不累,看著娘開心,我也開心。”

侍淮銘揉兩下珍珍的肩,“你們開心,我就開心了。”

***

因為不是年節,侍淮鐘他們不能在城裏多呆,次日便就回去了。

侍淮銘上班抽不出時間,珍珍便自己送了他們去火車站。

在月台上等火車,珍珍軟聲囑咐侍丹玲和侍興國:“回去好好學習,啊。”

侍丹玲和侍興國沖她點頭,語氣認真:“好的,三嬸。”

珍珍和侍淮霞家的三個娃娃不熟,也就沒說什麽。

侍淮霞心裏自然是有意見的,不過也沒有出聲說什麽。

等火車進站停穩,侍淮鐘和陳青梅跟珍珍又說幾句告別的話,便帶著侍淮霞孫德樹和孩子們一起上了火車。

上火車坐下來,侍丹玲和侍興國又探了半截身子出來跟珍珍揮手。

火車沿著鐵軌走遠了,侍丹玲和侍興國才坐回座位上。

陳青梅跟侍丹玲和侍興國說:“人還是得識字有文化,看看你們三嬸,識字了以後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人家現在說話做事,跟我們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見識多想法多主意也多,凡事都能講出幾分道理來,哪像我們跟個呆子似的。”

侍丹玲和侍興國點了頭還沒說話。

侍淮霞忽接了話說:“大嫂,這跟識字不識字有什麽關系啊,她那就是在城裏過好日子過的,讓你在城裏過上幾年,也跟她一樣。”

陳青梅看向侍淮霞,說話語氣仍是很軟,“那可不見得,看之前的那個吳大鳳吳大嫂子,她和珍珍一起到的城裏,她就和咱們沒差什麽。”

侍淮霞噎了一下。

她當然還是不認同陳青梅的話,只又說:“你提起吳大嫂子,那我倒覺得吳大嫂子那樣才是對的,人家進城做了軍官太太,仍舊踏實本分,一心做好女人該做的事。林珍珍進城過了幾天城裏日子就忘了本分了,識字也識到狗肚子裏去了。”

這話再往下說,必然是要起爭執的。

陳青梅也算了解侍淮霞,知道凡事只要說不到一塊的,她怎麽也要杠到底。

陳青梅最不愛跟人起爭執,所以沒再繼續往下說,收一收臉上的表情閉了嘴。

管侍淮霞說什麽,反正她要讓侍丹玲和侍興國好好讀書學文化。

她想要侍丹玲能像珍珍那樣,而不是像她這樣。

***

侍淮鐘他們全都走後,家裏又清凈了下來。

日子和之前沒什麽兩樣,侍淮銘每天上班忙碌,下班陪家人,丹穗去托兒班上學,珍珍和鐘敏芬在家帶興禹和丹彤,看著兩個繈褓裏的奶娃娃一天天長大。

而在興禹丹彤一天天長開的時候,米米走路也越來越穩了,阿雯的肚子也越來越大了。

在以天、星期、月為單位的時間跨度上,這三樣事的變化是最大的。

孕肚和小孩子都長得快,瞧著一天一個樣子。

在珍珍的陪伴下,阿雯心情好,狀態也越來越好。

她強迫自己不去多想肚子裏的孩子是男是女,平時也不跟柳志多提這個,心裏的焦慮和壓力也少很多。她也知道不管怎麽想,結果都是左右不了的。

白晝變長,天氣一天比一天熱。

在孩子們迎來暑假的時候,阿雯也差不多到了預產期。

柳志上班以後,阿雯都是一個人在家,所以珍珍便每天都陪著她。

程陳放暑假在家裏沒什麽事,如果不出去找他的同學玩,也會過來一起玩。

他主要帶著丹穗和豆豆玩,把兩個小娃娃當妹妹帶。

程陳大部分時候都靠譜,珍珍和阿雯也放心。

今天天氣格外熱。

中午最熱的那陣稍微過去後,程陳帶著丹穗和米米來找珍珍和阿雯。

程陳還沒開口,丹穗先出聲說:“媽媽,程陳哥哥……想帶我們去買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