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還想碰一碰月光...)===

“我時常覺得, 能和Y少年成為朋友,已然揮霍掉了半生的幸運。”

——雪莉酒實驗室《經過夢的第九年》

在沒經歷之前, 所有的感知都是抽象的、道聽途說的。

升高三搬了教室, 在操場的另一端,離老校門西門更近,但夏漓回公寓卻變得遠了, 每次都得穿過一整個校園。

國際班也一並跟著搬了過來, 跟他們七班都在二樓,近得中間只隔了一個教室和一個樓梯。

而且, 洗手間在他們七班方向的這一端,晏斯時要去洗手間, 必得經過七班。

暑假只放了兩周就返校補課,年級的教學規劃, 是在暑假期間學完剩下的所有新課程, 正式開學就立馬開始第一輪復習。

早晚自習各提前、延後了二十分鐘, 管控也收緊:課外書、電子設備、早戀……一經發現絕不姑息, 輕則去辦公室喝茶, 重則請家長三方會談。

高三統一換了新的出入證,晚飯時間,學校不準走讀生再外出就餐, 都跟住讀生一樣吃食堂。

以後每次月考, 全年級張布排名, 評選進步獎。

幾管齊下, 饒是最遲鈍的學生,也能覺察到整個年級氛圍一夕改變:

大家紛紛收斂了尚有幾分散漫的做派, 一種無形的焦灼與緊張,彌漫於空氣中, 像懸於頭頂的達摩克裏斯之劍。

這個暑假熱得要命,日光白灼,蟬鳴叫破天。

空調嗡嗡嗡從早開到晚,課間趴著睡一會兒,起來時身上就蓋滿了剛發下來的各科試卷。

與困頓一樣永無止境的,是永無止境的題海。

夏漓每次抱著地理試卷,經過二十班空蕩蕩的教室,都是匆匆跑過。

她現在已不大敢分心去想晏斯時,每天被題海淹沒,回公寓之後只想睡覺,日記都寫得短了。

晏斯時,就只存在於她每晚臨睡前,寫三兩句日記的那十分鐘裏。

那張明信片她就夾在日記本裏,闔上之前,總要看一眼。

夏漓排名沒有太大變化,這一回是班級第七名,年紀二十六名。

好像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下滑不至於,但想再往上就得寸土必爭。

羅威毫不意外中考考得稀爛,但羅衛國憑借關系和一筆數額不小的建校費,還是成功把他塞進了明中。

開學那天,羅衛國送羅威來報道,給夏漓打了個電話,非要中午一塊兒吃個飯。

為了照顧夏漓這個高三學生,羅衛國還特意選了學校附近的一個飯館。

下了課,夏漓很是不情願地前去赴約。

羅威那頭非主流的頭發絞掉了,剃了個平頭,穿上一身阿迪達斯,還挺人模狗樣,但陰沉的眼神還跟以前一樣。

吃飯時,羅衛國笑說:“以後羅威就是你學弟了,還得仰仗小夏你在學校裏多多照顧啊。”

大人總是過分迷信人脈,走到哪兒都不忘托關系。

夏漓笑得很客氣,“我們高三跟他們高一不在同一棟樓,作息也不一樣,平常可能都不一定能碰到。”

“那是,你升高三了,學業為重。反正假如碰到了,你就多多擔待。”

夏漓說“好”,終歸不能不給羅衛國面子。這種客套話,她應下來也沒什麽損失。

倒是羅威,很是看她不慣地翻了個白眼。

吃飯的時候,羅衛國最關心的便是夏漓的成績,聽說她年級能排進前三十,羨慕得不得了,“你這成績,走個985沒問題吧?”

“平時成績不作數,要看高考成績。”

羅衛國便又批評上了羅威,說他不成器,按現在這成績,怕不是高中畢業了只能進廠挖石膏。

夏漓便問:“羅叔叔怎麽不讓羅威去讀國際班?出國讀大學也是一條出路。”

羅衛國苦笑:“送出國一年花費得多少錢?我可沒這麽大本事。”

羅威這時候插話了,“澳洲和新加坡又不貴。”

“貴不貴花的也是老子的錢!就你這德行,把你送出去怕不是天天吃喝嫖賭。”

羅威“嘁”了一聲,低頭玩手機,“送不起就送不起,找那麽多借口。”羅衛國一掌拍過去。

羅威嘟囔一句“有病”。

吃完飯,羅衛國去取車。

羅威趁這機會發作,冷聲問夏漓:“我家裏送不送我去國際班要你嚼什麽舌根?”

夏漓不想理他。

羅威嗤了一聲,瞧她的目光裏含著深深鄙夷:“成績好了不起。成績好你爸爸還不是要巴結我們羅家。”

開學以後,國際班也復課了。

夏漓去辦公室,或是課間去走廊透氣,偶爾瞧見二十班教室外晏斯時的身影,那發誓要更認真復習的念頭就越發堅定。

她要遠離溝渠。

她還想碰一碰月光。

/

升上高三以後,林清曉可能是最不適應的那個,往常玩玩打打的習慣了,現在全副經精力都得投入學習。

有時候想摸摸魚,身旁朋友個個都在懸梁刺股,讓她也不大好意思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