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大功告成(第2/4頁)

許棟解釋著說:“從錢上來說,確實也不是大買賣,但能產生一些對我們有利的影響。

有朋友需要聯系兩大批倭人,上岸去寧波城搞出點動靜。五峰你和倭人熟悉,應該可以幫忙安排吧?”

這年頭很多海上勢力都是半商半寇的,王直也不例外,要說他和倭寇完全沒聯系,沒人相信。

“這裏面又有什麽說法?”王直沒有直接答應,繼續問了句。

許棟笑眯眯的指著王直身邊的徐惟學,“還是他提醒過我,說如果讓秦德威在寧波一家獨大,對我們是很不利的。

所以有機會送倭人上岸,滅滅那秦德威的威風,何樂而不為?”

另一個頭領李光頭附和著說:“那秦德威太順了,也不知道來孝敬我們。也是該給他一點教訓,讓他知道走私這碗飯不是那麽好吃的。”

兩邊一起哄笑了幾聲,王直雖然有心與官府打好交道,但這時候也不能表現的“不合群”,只點頭道:“明白了!”

反正聯絡一些倭寇也不是什麽難辦的事情,給官府制造一些困難,到了談判時,豈不更能擡舉自己的地位?

再等自己在雙嶼島站穩了跟腳,到那時一定能讓秦德威明白,王五峰大頭領並不是無名之輩,而是在東海上具有決定性權勢的人物,是官府最好的合作對象!

正說著話,許棟忽然又略有奇怪的對徐惟學發問:“你今日為何看起來總是心神不寧?與你說話也心不在焉。”

徐惟學暗罵了幾句,現在自己可是身處這輩子最大的賭局中,這兩天就是揭曉結果的時間,心裏能不緊張嗎?

別看你許七爺和王大頭領仿佛揮斥方遒,只言片語之間就敲定了東海上未來十年格局,但也許過了今天,屁都不是!

就在許、李和王直共同暢想東海未來藍圖的時候,雙嶼島攻防戰基本也就接近了尾聲。

來自福建都司的都指揮僉事盧鏜站在雙嶼島天妃宮外面,望著苟延殘喘最後一小撮頑敵,激動的渾身發抖。

想不到啊想不到,他一個海上水師武官,這輩子也就是抓抓走私、打打倭寇的命,居然也有立下類似於“開疆拓土”之功的時候。

給秦中堂立下這麽大功勞,升為正二品都指揮使不過分吧,然後再安排一個鎮守總兵官,基本就是地方武官的人生最高巔峰了。

再回想起過程,盧鏜也不得不很服氣的承認,雖然秦中堂躲在了安全的大後方,自己領兵沖在了前線,但功勞的一大半還是屬於秦中堂的。

雙嶼島上匪寇的兩大漢人頭領都被秦中堂調虎離山了,直接讓雙嶼島匪寇少了主心骨,陷入了群龍無首狀態。

雖然還有倭人和佛郎機人,但這些外人顯然指揮不了漢人勢力。

而且那兩大頭領離開雙嶼島時,還帶走了數百名最精銳的手下作為護衛,又極大削弱了雙嶼島的防守力量。

雙嶼島上所有常住人口也不過數千人,少了數百精銳後,剩余和官兵數量也就差不多,戰鬥力還不如精選出來的官兵。

除了調虎離山之外,出其不意的進攻時機也是秦中堂創造出來的,就連攻擊計劃也是秦中堂擬定的。

雙嶼島地形是兩個島嶼夾著一條水道為港灣,漢人和佛郎機人在東島,倭人在西島。

秦中堂擬定的計劃就是,冒充商船靠近後,先堵住水道出入口。

然後放火箭焚燒停在碼頭的船只,防止島上匪寇下海外逃。再然後炮擊水寨,隨即搶灘登陸,先占據水寨為根據地。

西島的倭人先不管了,反正燒了船後,倭人也過不來。

隨後繼續炮擊山腳下的佛郎機人居住區,等炮擊完畢後,再讓通事向佛郎機人傳話說,這是漢人之間的戰爭,與佛郎機人無關,允許繳械投降,保留財物和食物。

若佛郎機人肯聽話,就留下一千官兵看守佛郎機人,其余官兵沿著路徑,向山上平地發起進攻。

本來路徑上有匪寇營寨堅守,但是又有叫徐海的內應打開了營寨大門,讓官軍輕易的就拿下了營寨。

再往後匪寇就沒有什麽防禦工事可以依據了,官兵沿著屋舍一邊搶劫一邊殺敵,推進的很順利。

最後剩余的兩百殘留匪寇全都逃進了天妃宮,被官兵嚴密包圍。

仗打到這個份上,雖然還沒有完全結束,但可以說已經大獲全勝。

盧鏜先對幾名親兵吩咐道:“你們分坐兩艘渡船,先去定海衛向秦中堂報捷!”

然後盧鏜的目光又重新落在天妃宮的大門,有點為難的撓了撓頭。

天妃就是媽祖,這幫海商海寇裏,很多都是福建人下海,所以把媽祖信仰也帶了進來,連雙嶼島也修建了天妃宮。

作為一個福建人,盧鏜對天妃也是有所敬畏的,所以看著躲進天妃宮的殘匪就有點為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