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十六歲的花季雨季

其實秦德威心裏並不是沒有顧慮,雖說“找到正確的人”就能把事情簡單化,但眼前這位戚繼光也太小了點。

歷史上那位名將戚繼光,也是經過歷練才成熟了的,比如說他先被浙江衛所官軍坑怕了,才會想到另外去募兵。

後來又發現一般的雇傭軍打不了逆風,軍紀也不行,才會又去招募義烏礦工訓練。

而眼前這位戚繼光才十六歲,出道的主要動機可能只是為了繼承官位而已。

至於說到的招募義烏礦工,以及練鴛鴦陣等東西,看來也戚繼光父輩根據個人經驗傳授的概念,還沒有實操和驗證過。

而且秦德威總感覺,戚繼光他爹很有可能是想用這些概念“忽悠”自己,就像是五百年後創業者為了拿到風險投資,用精美PPT忽悠投資人一樣。

不過秦德威最終還是下定決心,給少年版戚繼光一點機會試試看,主要是出於兩方面考慮。

第一,再怎麽說這也是戚繼光,潛力是沒問題的,不用開盲盒。只要給機會總能歷練出來,總比別的臭魚爛蝦強。

而且以大明的觀念來看,十六歲也可以當半個大人來看了。

第二,秦德威自己也清楚,不能太指望衛所官兵,所以必須另想其他辦法。

抄歷史上的作業還不會抄嗎?一個辦法就是調廣西狼兵過來,另一個辦法就是征調義烏礦工了。

而戚繼光和義烏有點關系,義烏也有戚氏家族,這種鄉親關系對於當下時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去義烏招兵用得上這種關系,這也是戚繼光另一層重要價值所在。

用戚繼光打仗未必用得上,畢竟歲數太小了,但用戚繼光招兵絕對是能用上的。

通盤考慮完後,秦德威就下定決心說:“本中堂向朝廷保舉你,先襲了指揮僉事,並暫調浙江效力!你就跟著我南下!”

氣氛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戚繼光就算不想答應也不行了,大人物的“知遇之恩”豈是能隨便拒絕的?

再次行完禮後,戚繼光就很知趣的主動站在了親兵護衛的位置,既顯得謙卑又表現了親近,估計還是老父親教導的。

秦德威正要擺出長輩架子,對戚繼光問“取字了沒有”時,長隨張三又站在了門口。

然後稟報說:“李家侄少爺不知怎得來了,正在外面求見!”

張三嘴裏的李家侄少爺不是別人,正是秦中堂的貼身護衛兼暖床妾室李娘子的侄兒李成梁。

按道理說,就算從李小娘子變成了李娘子,那也不是正房,稱李成梁為侄少爺有點過於擡舉了。

但李家對秦中堂還是有點特殊意義的,是秦中堂經略遼東的重要抓手。

又比如京師的五百遼東班軍,一直聽從秦中堂的命令,去殺人放火都可以,這是秦中堂在京師搞政治的最後底牌之一。

最起碼能軍兵私用,時常出動數十人做護衛,保證秦中堂在京師招搖過市時不會挨打。

所以張三嘴裏對李家人帶點尊稱,也是人之常情。

秦德威聞言則吃了一驚,前兩年李成梁跟著他爹回了遼東,怎麽現在突然出現在德州?

隨後便吩咐道:“我這裏還有正事,讓他先去見李姨娘!”

這裏也沒外人,不用為了女扮男裝李娘子的身份遮遮掩掩。李娘子是李成梁的親姑姑,先去見親人也沒毛病。

張三卻又道:“李姨娘說,她做不了主,讓老爺你拿主意。”

於是秦德威就讓張三把李成梁帶進來,兩三年不見,年滿十六的李成梁逐漸有了虎背熊腰的魁梧模樣。

秦德威開口問道:“你怎麽在這裏?”

李成梁答道:“爹爹讓我跟隨遼東班軍到京師歷練,順便探視姑父及姑母。

抵京後聞說姑父已經南下,便緊追著來了。幸虧姑父在德州等了我三天,不然還追不上。”

秦德威叱道:“你在京師等著便是,追著來作甚!”

李成梁雄赳赳氣昂昂的說:“聽說姑父要出兵平倭寇,外侄我也出把力氣,掙一份功勞!”

秦德威無語,你李成梁的專業方向也不是戰倭寇啊,來瞎湊什麽熱鬧?

打倭寇和打北虜是兩回事,作戰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再說了,你李成梁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能有什麽用?說白了,不就是想蹭功勞嗎!

所以秦德威不屑道:“掙功勞說得輕巧,你又能幹什麽?”

李成梁不服氣的說:“沖鋒陷陣,奮勇殺敵,還不夠麽?”

秦德威嗤之以鼻的說:“就你還沖鋒陷陣?還不是要再派幾十個人專門護衛著你?”

說實話,秦德威真不敢讓李成梁去沖殺,萬一有個閃失,各方面都不好交代。

李成梁賭氣說:“反正父親說了,讓我來投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