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上)(第2/3頁)

於是秦德威這才放了心,從陶修玄這裏出去後,晚上就在各房輪流轉了一圈,與各房女人和孩兒作別。

臨近半夜時,秦德威在內書房和衣而臥,安安靜靜的獨自睡了一覺。

第二天清晨醒了後,秦老爺就又來到正房,與徐妙璇和嫡子正式告別,然後就上馬出發了。

今天是太子接受百官朝見時間,這個時間大部分出門的官員都是去朝見太子的,只有秦德威例外,直奔宣武門而去,與標營親兵匯合。

這次點選的標營親兵,還是以足夠可靠的遼東班軍為主。等到了南邊,再從南京選一批官軍,這樣就足夠在身邊建立起堅固的防線了。

此外兩個私人幕席文書分別是仍然好動的吳承恩,以及浙江本地人徐文長。

至於其他官員,已經帶著任務各自分頭先行南下了,順便作為欽差前導,通知沿途安排。

還有就是依然帶著貼身仆役一人,由李小娘子女扮男裝充當,作為秦老爺身邊的最後一道防線。

秦中堂再次化身秦督師,帶著尚方劍、王命旗牌、浙閩總督關防、浙江巡撫關防,在這個早晨拍拍屁股走了。

但其他朝臣卻過了一個相當鬧心的早晨,之前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都混到廟堂了,還會有與七旬老娘們當面撕逼這種經歷。

原來今日張太後老娘娘不顧昨日大批奏疏勸諫,執意要去文華殿臨朝。

而眾大臣當然堅決反對這種無禮的行為,於是又聚眾勸阻,把太後鸞駕堵在了左順門外。

張太後怒氣沖沖的環視四周,問道:“秦先生何在?”

前日秦德威為拿尚方劍,可是大力支持過自己臨朝的,事到臨頭不能退縮!以秦德威的戰鬥力,以一擋百不為過吧?

卻有個官員奏道:“今日秦中堂啟程南下,方才看到秦中堂已經出了宣武門。”

張太後:“……”

人心怎麽能壞到這個地步!先前的所謂大力支持,原來都是完全兌現不了的空頭支票!

人都不在這裏了,還能支持個什麽?

張太後畢竟沒有嘉靖皇帝那種威權,心裏怨氣再大,最終還是拗不過大臣,只能又回轉慈慶宮了。

眾大臣眼見鬧劇結束,這才松了口氣,顧不得罵秦德威,又趕緊去文華殿正常朝見監國太子。

沒有秦德威在,這次朝會就風平浪靜,平平無奇到了乏善可陳的地步。

在文華殿走完形式,散朝出來,大臣們一起向西,先出左順門。

嚴嵩嚴閣老步履輕快,臉上顯出了發自內心的愉悅。沒有秦德威的天,是晴朗的天,沒有秦德威的地,是平坦的地。

兵部尚書王廷相也隨著大流走時,忽然有人笑道:“大司馬你不該往這邊走了!難道你今天不該去文淵閣軍機處走馬上任?”

按照上次“廷推”的結果,兵部尚書王廷相將暫代秦德威主持軍機處。

軍機處設在文淵閣東卷棚,而文淵閣又在左順門裏,故而王廷相不應該繼續往外走了。

王廷相愣了愣後,也才反應過來,今天秦德威走了,也是自己去軍機處無縫銜接的日子。

邁進文淵閣院中,王老大人不禁感慨萬分。

可以說,所有文臣都想來這裏上班,他王廷相也不例外。只是他原本以為,這輩子已經沒有希望了。

萬萬沒想到,臨到官場生涯的尾聲了,反而有了進文淵閣上班的機會,也算彌補了一個小小的人生遺憾。

首席中書舍人方佑殷勤的將王廷相迎接了進去,邊走邊說:“下官乃是秦中堂的心腹之人,自當盡心輔助老大人在此入直。”

又指著東卷棚介紹說:“軍機處公房設在此處,裏面入直的官員都是秦中堂親自從翰林院挑選出來的。”

王廷相嘆道:“老夫初到中樞重地,心裏不免惶恐,唯恐辜負了朝廷重托啊。”

對這種客套話,方佑沒太在意,又繼續說:“不妨,老大人但請放心,秦中堂走之前編纂了一本什麽標準化手冊。

關於各類型的加急公文,都有詳盡的應急方案,一般只需要照方抓藥就行。”

王廷相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隨即就覺得有什麽不對勁了,給自己當助理的中書舍人是秦德威的心腹,值班官員都是秦德威選拔出來的。

然後秦德威還編了一本手冊,處置加急公文只需要照章辦事即可。

那麽自己這個暫時主持軍機處的人存在價值是什麽?就是充當人形簽字機和人形公章?

如果照著王老大人年輕時的性子,肯定轉身就走。

但如今想起別人那種羨慕嫉妒的眼神,王老大人決定忍了,畢竟這裏是文淵閣!

為了身後名,為了蓋棺論定時的好評,幫本朝著名文學家秦德威守家不寒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