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三缺一(第2/3頁)

來到這裏的四個輔政大臣裏,瞬間就有兩個贊同方皇後了。

剩余的兩個裏,許天官對此無可無不可。反正他在外朝吏部上班,皇帝躺在宮裏哪個位置,與他關系真不大。

所以最後就只剩秦中堂沒有明確態度了,或者說,還沒有在嘴上明確。

沉吟片刻後,秦德威發言說:“皇上龍體欠安,還是以鎮靜為主,不要隨便移動了,以免有不測之事發生!

皇後身為國母,還是謹慎為上,多多顧惜皇上龍體!”

這個表態完全不出眾人意料,秦德威肯定反對“移宮”,說話稍稍出格一點也可以理解。

方皇後卻針鋒相對的回應說:“不測之事若發生在宮外,乃不詳之事也,於國家無益!若真有不測,也應該在宮裏,方為天下主!”

西苑是在宮城外面,嚴格意義上並不算皇宮內,所以才會被說成是宮外。

秦德威不禁恍惚了一下,讓旁人都感到奇怪,不知道以機敏著稱的秦中堂為何忽然失神。

主要是秦德威想起了,原本歷史上的嘉靖皇帝在臨終前,硬是被首輔徐階擡回了闊別二三十年的乾清宮,然後就咽氣了……

眼前方皇後這個擡著皇帝回乾清宮的架勢,就讓秦中堂想起了歷史上的徐階。

歷史上的徐首輔是不是怕皇帝還是不死,就是為了讓皇帝趕緊不測,所以非要折騰這麽一下啊?

那方皇後又是幾個意思啊?秦中堂總感覺,這皇後像個苦求不得、因愛生恨而黑化的反派了,這也太快了。

只能說,秦德威這個外朝既得利益權臣,對宮裏近乎變態的生存環境沒有切身體會,對宮裏女人缺乏安全感的焦慮缺少共情。

等秦德威回過神來後,又對方皇後說:“如今太後總攝宮務,不如奏請太後定奪!”

這也是個挑不出什麽毛病的話,方皇後法理上的地位太高,臣子也不好硬拗,請個身份更高的來對沖一下,也是應有之義。

方皇後有點生氣的說:“你秦中堂只知道有太後嗎!我們夫妻之事,不勞伯母過問!”

秦德威毫不客氣的說:“天家的家事與國事,本就是混為一體,並非娘娘一家之事也!”

眾人原以為方皇後會繼續抗拒時,卻不料皇後停了下來。

就在這時候,忽然有個太監飛奔著跑了過來,對方皇後叫道:“奏報娘娘!老娘娘那邊出事了!”

太監宮女口中的老娘娘,往往指的就是太後、太妃之類的人物,但現在都知道特指張太後。

那太監又詳細奏道:“剛才數十宮人圍聚在慈慶宮門口,不停的吵鬧叫囂!

隨即又有數名宮人,持棍棒在慈慶宮前庭亂打亂砸,然後趁亂逃走!”

眾人齊齊大吃一驚,幺蛾子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都叫什麽事情?

不至於因為皇帝昏迷,宮裏缺了權威,秩序立刻就崩壞成這樣吧?

那人又答道:“聽聞太後出山後,要處置近十年所有服侍過她的宮女太監!以怠慢聖母的罪名,要處死一大批!”

眾人這才稍稍明白,難怪宮人會暴動鬧事,都要面臨被處死的危險了,誰還在乎什麽秩序?

大家都知道,張太後在此前這些年,過的非常“艱苦”,待遇比冷宮都不如。昨天大臣去請太後的時候,也都親眼看到了。

所以太後心懷憤恨,要發泄怨氣,要報復此前虐待自己的宮人,某種意義上也是人之常情。

當然在場的人也不會傻到,以為宮人暴動就是自然發生的,肯定也有人推波助瀾。

以張家人的性格和做派來看,張太後殘酷報復的心思也多半不假,所以才會給人推波助瀾的機會。

如果那些大批處死的傳言都是真的,那麽這老太後的報復心也太強了。

或者說,這太後實在沒有“講大局保穩定”的意識,非常時期不先穩住局面,卻急急忙忙的先搞清算和報復,結果惹出了是非。

聽了太監傳報消息,嚴嵩連忙問道:“太後何在?太後安然否?”

別踏馬的太後跟皇帝一樣,也被宮人反殺,那就搞笑了,大明朝廷也會成為後世笑柄!

那太監又回話說:“司禮監掌印張公已經前往慈慶宮彈壓局面,老娘娘除了略受驚嚇,無有它事!”

聽到太後沒事,眾人這才齊齊松了口氣,無論是那一邊的。

皇帝突然昏迷不醒後,如今局面已經夠混亂夠混沌了,大家都不想更亂了。

眾人還在琢磨這事的意義與後果時,方皇後卻道:“既然伯母那裏出了變故,只怕難以分心,就不必再去煩擾了!”

別人當然也聽得懂,皇後暗示的就是,張太後遭遇了這樣的事,顏面盡失反而是小事,往大了說,說明她老人家完全鎮不住場子,還有什麽權威攝理宮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