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父與子(下)(第2/3頁)

最後秦德威語重心長的說:“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處出來的,一切還是要順其自然,是不是?”

秦太監頓時感覺自己對兒子虧欠良多,不能只空口白牙,以後只有加倍彌補,才能找回親情了。

秦中堂雍容大度的揮了揮手,“你能明白我說的這些道理就好,去吧去吧,以後就看你表現了。”

秦太監點點頭,表示已經收到,下意識地轉身就要走。

忽然他又站住了,感到情況十分不對,自己這是被什麽鬼迷了心竅?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就一步一步的被秦德威拿捏了!

期間秦德威一直在貶低自己的實力,貶低自己的態度,貶低東廠的用處,可自己居然沒生氣,還認真的聽著,仿佛被操縱了一樣!

“混賬東西!”秦太監勃然大怒,“竟敢用這些套路對我!”

如果不是自己認子心切疏於防範,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入彀!

秦德威打個哈哈:“冷靜冷靜!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又都是身居高層的人物,不要熱血上頭!”

秦太監擺脫了秦德威的魔法,又恢復了理智,語氣嚴厲的說:“看來你還不明白你所面臨的處境!

如果皇上健在,你們這些文臣只用侍奉皇上就行,不結交我們太監也無所謂,因為宮中所有權力都在皇上手中!

但如果皇上暫時無法穩定秉權,宮中權力分散,局勢變化莫測,你們外面文臣如果不能及時把握,注定要被淘汰!

你們文臣如果還敢忽視我們太監,在宮裏沒有可靠內應,沒有幫你說話的人,遲早要吃大虧!

當年過高莫過於於謙,宮廷巨變之後又如何?你難道不引以為戒?

如今那嚴嵩都知道積極聯絡司禮監掌印張佐,而你秦德威卻依然高冷,對此無動於衷?”

秦太監說的這些,並不是沒有道理。

宮裏失去了穩定核心,變得非常不穩定時,身處宮外的文臣如果不能及時掌握宮裏動態,或者在宮裏有代理人,就會很被動。

拿現在情況來舉例,如果嘉靖皇帝醒了或者駕崩了,又如果張太後被氣死了,又如果皇太子有什麽問題,而宮外的某位大臣一無所知,那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秦太監這也算是為自己正名,警告秦德威不要以為皇帝不起,就自以為天下無敵不需要盟友了!你秦德威一樣需要太監!

就是秦德威仿佛有點詫異,開口問了句:“秦公你是不是說反了?”

秦太監一時沒明白:“什麽說反了?”

“秦公你也要想想你的處境啊,如果皇上還健在,你們大珰也只需要討好皇上就行,因為你們權力只來自於皇上,皇上會賦予你們一切權力!

在制度上,你們太監本身並沒有權力,只能依賴於皇帝。如果皇上無法穩定秉權,你們的權力就宛如無源之水,遲早枯竭!

在這種時候,當務之急難道不是尋找新的權力來源?如今宮裏的老太後也好、六歲太子也好,能給你們提供什麽?

所以當宮內皇權衰微時,你們大珰如果還想維持住權位,就應該去結交文臣,借用文臣的力量!

否則你們被文臣聲討,也會陷入空前的不穩定,但卻又沒有皇上庇護你們了!

縱觀史書,失去了皇上的太監宦官,又有幾個好下場的?秦公難道不引以為戒?”

同樣的邏輯,秦中堂現場演繹了一遍,證明在當前狀況下,太監沒了外面實力派的支持,一樣也不行!

秦太監:“……”

踏馬的想從姓秦的身上占點便宜就這麽難?

秦德威總結說:“暫時還是簡單純粹一點吧,就先別硬尬認親的問題了。而且要有事就論事,該合作就談合作,只要有共同需求都好說!這就叫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秦太監很郁悶,如果認了親,自己就是父位,對面那個姓秦的就是兒子輩。以後肯定就是自己在上,對面在下,自己為主,對面為從了。

但對面那個姓秦的裝傻不認爹,那麽雙方明面上還是平等的!這和自己一開始的設想,差了許多!

秦太監謹慎懷疑,對面那個姓秦的就是不想屈居於人下,所以才故意躲避認親?

這都是什麽霸王心態!

真有點不想要眼前這個兒子了,沒有一點當兒子的樣!

別的兒子還有愚孝的就不消說了,但自己這個兒子卻只想挖空心思的騎在爹的頭上!

別以為少了你,咱老秦就沒兒子了!

念及此處,秦太監嘆道:“多年來我一直沒有在宮外認下義子,現在想著還是應該選幾個人給我供奉香火啊,再說我這歲數也到了,該考慮身後事了。”

霧草!秦德威阻止說:“依我看來,秦公最好不要認什麽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