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革弊興利(第2/3頁)

但那些老爺們身居高位平常務虛比較多,關於實務方面的細節,只怕都要靠你們各司郎官來提供。

故而本官就先來聽聽,你們大致都匯編了些什麽,都要向長官們提供些什麽?”

工部眾人面面相覷,你秦中堂就算想管考成法這攤事,可介入的也太早了吧?

難道各司向尚書、侍郎們提供點內部工作資料,還需要你秦中堂來先過問一遍?

即便是大學士向外朝伸手,也沒有伸的如此長的!這樣何止是預機務,簡直比預機務還預機務!

面對別人的疑慮,秦中堂沒有生氣,既和藹可親又義正詞嚴的解釋說:“諸位不要誤會,並非是我秦某人多管閑事。

實在是擔心各位部堂上交的考成底冊不合格,若又被我秉公退回來,臉上就不好看了!

所以我就想著過來現場指導,讓你們工部不至於白準備底冊!”

常言道,官大一級壓死人,更別說秦中堂比郎官不知道大了多少級,中間至少隔著尚書和侍郎。

所以工部眾郎官無可奈何,只能被逼著向秦中堂匯報工作。

其實如果從編考成底冊的角度來看,工部這邊相對比較容易的。

因為工部很多工作,比如工程土木、器具制造等事項,傳統上就有很強的計劃性和完整的數據統計,改個格式就可以照搬進底冊了。

但秦德威聽完了各司的工作匯報後,點評說:“都是墨守成規的事務,毫無新意!如果只是這些,那換個九品小吏都能來做,又何必需要你們!”

工部官員問道:“如何有新意,還請中堂示下!”

秦德威便道:“我執政的主意就四個字,革弊興利!你們工部事務的弊端,諸位難道就視而不見?”

工部眾人聞言齊齊驚詫,弊端不弊端的無所謂,這麽多年也過來了,主要是秦德威說自己執政比較讓人吃驚。

執政這個詞,現在一般是指嚴閣老的,以表明嚴閣老壓過翟首輔的權勢,而秦中堂今日竟然也自稱執政?

秦德威仿佛猜到眾人的心思,主動解釋了一句:“諸君不要誤會什麽,嚴閣老那個執政是名詞,而我剛才說的執政是一個動詞,表示本官目前正主持政務!”

隨後秦中堂就又開口道:“就說京城的匠戶,比起百年前,數目為何十不存一?別只會說因為工匠逃亡的太多,那深層原因就是什麽?應該如何解決?”

京城匠戶越來越少,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工部官員們也不覺得秦中堂提出這些有什麽特別。

但隨即又聽到秦中堂轉而繼續說:“但外省卻相反,天下平日久,各省匠籍繁衍生息,其實人數一直都在增長,但朝廷依然按照戶數來征役!

這就導致匠籍人數在增長,但官府得利卻沒有什麽變化!

也就是說,匠籍人口大幅度增長卻毫無用處,白白增長了,這樣合理嗎?”

這個問題,很多工部官員也是第一次聽說。

秦德威總結道:“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問題就是這麽個問題,你們還想視而不見?

我剛才說了,如今天象示警,我們必須要革弊興利!匠戶問題就是你們工部目前最大的弊端,你們應該仔細想想,到底怎麽改!”

有人壯著膽子質疑說:“就算寫進考成法底層,一年之內,也肯定難以有所改進。”

秦德威回應說:“一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五年,五年再不行還有十年!

重要的是開始做,哪怕只是開始研究這個問題!而不是袖手旁觀坐視不理,任由問題繼續發酵!”

等秦中堂教訓完畢後走人,工部眾官員又無可奈何的送出去。

站在大門外,望著秦中堂的背影,有人小聲嘀咕道:“秦中堂找到工部,其實就是找軟柿子來的。

我們工部說話又不硬,事情又好拿捏,即便出了問題,他也不需要承擔多大責任。”

眾人一起以為然,就工部這些“雜”務,除了皇帝眼皮底下的西苑工程,其他似乎出點差錯,秦德威也能兜得住,也不會有太大輿情反應。

相比於旁邊其他各部,哪個部也比工部“敏感”啊,一出問題就會激發輿情,甚至會引發災難性後果。

大概這就是秦德威往工部跑的原因!無它,就是容易立威後果又輕!

正在工部眾官員唏噓感慨,自怨自艾的時候,卻又望見秦德威走了幾步,又站在了隔壁的兵部大門外。

同樣的,兵部也是一大堆郎中、員外郎跑出來迎接了。

秦德威高聲道:“今日本官到此,就是看看你們兵部的事務如何匯編的,免得交上來的考成底冊不合格,讓王老前輩顏面無光!”

隔壁的工部眾官忽然心理平衡了,原來並不是因為工部好欺負!秦中堂是無差別的地圖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