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共享精神(第2/3頁)

在“主持朝會”位置上越發得心應手的秦中堂,氣定神閑的開口道:“誰能告訴我,剛才諸君說到哪裏了?”

便有人暗自吐槽,秦中堂是不是得了“健忘”的毛病?沒多久之前的事情,這都想不起來了?

還沒有坐上宰輔位置,先得了宰輔“難得糊塗”的病!

大部分人都很謹慎的裝聾作啞,畢竟秦中堂已經在朝六年了,喜歡釣魚這個習性,已經廣為人所熟知。

焉知這句明知故問,不會是魚餌?

秦德威見狀,心裏不由得再次感嘆,釣魚真的越來越難了。

但終究不乏“大聰明”,開口答道:“剛才已經說到,如果吏部和都察院皆不合適,考成法不妨交由內閣主持施行!”

秦德威又笑嘻嘻的問道:“那麽是誰提議的?我想不起來了。”

“大聰明”也不禁愕然,難道你秦中堂連這都忘了?

不就是原左都禦史屠僑和原吏部天官許瓚吵架,然後屠僑發現吵不過老官僚許瓚後,就主動果斷轉進,轉而提議支持內閣嗎?

再說,屠僑這個“原左都禦史”能獲得發言機會,還是因為被你秦中堂點名!你秦中堂怎麽能自己都忘了?

從其中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就連“大聰明”也不敢隨便答話了。

在朝堂上說事或許可以隨便說,但隨便說人就是很危險的行為。

在沉寂中,忽然有人開口答道:“就是屠總憲提議的,你秦板橋莫非真記不起了?”

眾人循聲望去,答話的人卻是原吏部天官許瓚!顧不上揣測許瓚的心思,眾人又連忙去看秦德威的反應。

只見秦中堂還是笑容可掬的模樣,對屠僑說:“屠總憲!我再給你一次組織語言的機會。”

屠僑預感有些不妙,但當中說出去的話,不可能隨便收回來修改。

再說他也不覺得這有多大問題,難道必須支持你秦德威才行?難道你秦德威不知道什麽叫言路暢通嗎?

大明朝廷最大的政治正確之一,就是言路暢通啊!

見屠總憲執迷不悟,眾人又做好了迎接秦氏疾風暴雨的心理準備。

說實話,秦德威今天的“溫文爾雅”讓很多人漸漸的感到不習慣了。

又聽到秦中堂不疾不徐的對屠僑說:“昔年太祖高皇帝廢除丞相後,曾有詔令再敢言恢復丞相者斬,敢稱贊大臣德政者斬。

如果你提議讓內閣主持考成法,會不會讓世人誤會,你別有居心啊?”

屠僑:“……”

這兩件事,扯得上關系嗎?

秦中堂便稍稍解讀了一下:“內閣輔臣本就是執政了,再握有考成法,通過六科直接監管百官和各衙門,就更權重了。

仔細想想,這樣的加權後的內閣比丞相又差多少?

所以提議內閣管考成法,與復立丞相和稱贊大臣德政沒有本質區別,很可能就是殊途同歸啊。

雖然明面上沒有復丞相之職,實際上卻是復丞相之權。”

眾人:“……”

你秦中堂這個解讀,還能更生硬點嗎?你不能因為現在是“一言堂”,就這樣濫用話語權啊!

最後秦中堂語重心長的說:“何況屠總憲你身為原都察院之首,職責本該是統領禦史監察百官糾劾風氣,但你卻主張給內閣加權,這實在有些不合體面。

你屠總憲去年才入朝,很多時候經驗不足導致考慮不周。若不聽我這種老人之言,吃虧就在眼前啊。

聽我一句勸,你對此要慎重三思,再重新組織一下語言可好?”

聽到最後這段,很多人忽然又感覺,秦中堂前面的解讀又不那麽生硬了。

其實屠僑的心思,有些人也明了,可能是指望嚴閣老拿到考成法權力後,分點職責給都察院。

畢竟內閣大佬不可能事事親歷親為,分出一部分具體工作給都察院,也是很順理成章的。

應該說,想爭權是人之常情,屠僑的言行從官場邏輯上來說,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真架不住“一言堂”的秦中堂的魔鬼解讀啊!

本想看笑話的秦太監,忽然感覺自己可能是個多余的?秦德威可能根本不要什麽隊友?

直接搞出今天“一言堂”的秦太監,初衷只是想著,讓秦德威能站在一個有利的位置上,無論形勢怎麽變幻,都可進可退遊刃有余。

但沒想到,秦德威還藏著“考成法”這樣的思路,借著“一言堂”機會就開始興風作浪。

目前看來,吏部不行,都察院不行,內閣不行,東廠不行,司禮監也不行!

假如采用排除法來做決策,到底是哪裏才行?

秦德威友好的勸退了原左都禦史屠總憲,又顧左右而道:“考成法事關重大,不可輕忽,諸君盡可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