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父子們(第2/3頁)

秦德威對張老師笑道:“誰規定的做事一定要有目的?我本來就沒什麽目的,就是玩!”

張老師和別人一樣,不相信秦德威的嘴。

秦德威也沒法,只能答道:“如果老師非要問目的,可以說有兩個。其一,會試的時候,我無所表現,就被人視為軟弱了。

所以在殿試上,無論如何也要折騰出點響動,讓別人知道,我秦德威仍然還在。

其二,我對殿試讀卷不熟悉,原來也從未參與過,所以這次就是試驗練手。將來真要選拔人才時,知道該怎麽做了。”

當然,本來也可以順道拉翟鑾一把,但翟首輔不領情就算了。

有的人真就是蠢死的!此時秦德威已經開始思考,如果翟首輔抵擋不住嚴嵩攻擊又該怎麽辦了。

到那時要不要幹脆落井下石,幫著嚴嵩踩翟鑾,然後推老師遞補入閣?

宦海風波不定,從來就沒有一定之規,墨守成規更是要不得,隨機應變才是常理。

不多時,就見太監出來,送回了十份試卷。還有三份試卷被皇帝留下了,這就是三鼎甲人選,留待到金殿傳臚儀式當天才會揭曉。

天色已晚,眾人暫回了禮部休息,次日又來到文淵閣繼續。

此時三鼎甲試卷在皇帝那裏,二甲前十名也定下,要做的無非就是把後面試卷名次排定了。

後面名次沒那麽重要了,所以排起來也很簡單,從首位秦德威開始,輪著提交試卷,然後名次就依著順序往下排。

比如秦德威先推薦一張試卷,是二甲第十一名;然後嚴嵩推薦一張試卷,是二甲第十二名,許天官推薦一張試卷是二甲第十三名,依次往下。

等都輪過一遍了,又再從秦德威繼續開始,沒有爭議的情況下,排起來就很快。

其實中後段的名次基本無關緊要了,大部分時候就是走個過場。

等試卷名次確定後,殿試讀卷工作就只剩下拆卷看名字,並且填榜了。

除了三鼎甲位置空著,其他位置全部填滿,而三鼎甲名字理論上要到明天傳臚唱名才能拆卷知道。

但其實等填完了金榜,對於三鼎甲人選到底是誰,眾人也就有數了。

與會試結果名單一對比,目前少的三個名字是潘晟、高拱、沈坤,也就是說這三人的試卷在皇帝那裏,就是即將出爐的三鼎甲人選。

然後再一看籍貫和背景之類的,懂行的人心裏都能猜的八九不離十了。

三人當中,高拱情況最明顯,與許天官都是河南人,肯定就是許天官薦卷上去的。

按道理說,如果閣臣數目多權勢大的時候,內閣自己都不夠分的,高拱很難進三鼎甲。

但這次秦德威與嚴閣老互相別苗頭,互相牽扯,翟首輔又特別弱勢,給了其他人可趁之機,高拱才得以進入三鼎甲,算是有運氣了。

穿越者秦中堂稱之為蝴蝶效應,在他印象裏,原本歷史上高拱名次雖然不低,但絕對沒有進前三。

三人當中,情況第二明顯的就是潘晟了,乃是浙江紹興人,而浙江的寧波紹興地方是科舉強地,人才鼎盛,勢力很大。

關鍵是最近嚴閣老一直在拉攏浙江人,所以潘晟能進入三鼎甲,八成與此有關,是嚴閣老與浙江大佬合力的結果。

三人當中情況最不明顯的就是沈坤了,這樣一個淮安人看不出多大背景,朝中目前也沒有江北籍大佬。

但是眾人不由自主的都覺得秦中堂很可疑,如果有看起來比較奇怪的事情,八成就與秦中堂脫不了幹系。

這次別人確實沒有懷疑錯,秦德威確實出了把力氣。

這沈坤怎麽也是認識了好多年的人,再說此人就是原本歷史上的今科狀元,如果被自己蝴蝶效應弄沒了,感覺也怪對不住人的。

再說秦中堂鬧出了這麽大動靜,又是穿出正一品冠服又是提議修改了程序,如果最後連個三鼎甲都沒有,豈不讓人笑話?

就是為了自家臉面,為了維護廟堂地位,秦中堂怎麽也得捧一個三鼎甲出來,所以順應歷史潮流的沈坤就是最合適人選了。

當然,如果實在安排不上也就算了,秦中堂也能接受,就當第一次參加殿試讀卷練手,為以後操作殿試積攢經驗了。

寫完金榜的第二天,就是金殿傳臚的儀式,對於朝廷而言,這是最盛大的典禮之一。

縱然嘉靖皇帝久不視朝,這時候也會出來走個過場,這就叫天子取士,所以新科進士才會稱為天子門生。

最起碼欽點三鼎甲這樣的程序,皇帝不出來就沒法進行,別人也代替不了。

結束了兩天閱卷工作、拖著疲憊身軀的朝廷股肱重臣秦中堂一邊想著明天大典,一邊回到家裏休整。

門房大爺張三提醒說:“曾老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