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豬隊友(第2/3頁)

眾人聽到這裏,只感覺陸指揮的這些話,要說有道理吧,確實也有幾分道理。

別的不說,秦德威的那些功勞,除了編纂《皇明寶訓》,有幾件是與本職工作相關的?

像什麽夷務之類的,那都是先有了既成事實,然後才不得不補授的官職。

至於以翰林身份,蹲守軍器局制造火炮這樣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

嚴格說起來,以宣大總督親自上陣出兵,其實也是一種出格的行為。

就是編書功勞,據小道傳聞,秦學士也是一推五二六,大都委托給翰林院的小弟們了。

但眾人想過後又感覺,要說誇張,陸指揮的話確實也有點誇張。

形容一位權臣“不安分守己”,其中隱喻就很嚴重了,不是一般情況就能隨便說出來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說法也能戳中皇帝,陸指揮作為皇帝的奶兄弟,也不是完全政治小白。

陸炳說完,然後眾人等著看秦德威如何應對了。

但反駁陸炳和反駁嚴世蕃肯定又不一樣,陸炳在嘉靖皇帝心目中,是類似於親人的角色。如果對陸炳貶損過甚,只怕嘉靖皇帝也會不爽的。

只聽秦德威嘆口氣道:“在大同的時候,我與陸大人共同鏟除奸賊,合作十分愉快。卻不想,陸大人對我成見居然如此之深。”

陸炳肯定不能認下“成見”的說法,連忙說:“不是成見,而是說幾句公道話!”

秦德威再次嘆口氣,“看來是在大同共事時候,我做事手段有所欠缺,讓陸大人心有不滿了。”

陸炳無語,你秦德威庸俗不庸俗?你是不是想把政治庸俗化?只能繼續否認說:“絕非如此,沒有這回事!”

秦德威忽然轉口又問道:“莫非我最近得罪過陸大人?乃至於陸大人對我心有怨恨?”

陸炳差點就想當殿動手了,你秦德威庸俗起來還有完沒完!討論的是政治公理,你秦德威總是往私人恩怨上扯又是什麽意思!

難道你秦德威還想著,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妄圖通過反復羅嗦一個觀點強化給皇帝?

如此陸指揮便怒道:“秦德威你聽明白了,你我沒有私人恩怨,並不涉及公事!你也不要總往私人恩怨上說!”

秦德威很認真的答話說:“陸大人放心!我會認真反思最近的所作所為,如有不周到之處,一定會給陸大人一個交代!”

陸炳很醒目的說:“不需要給我交代!我方才所言皆出自公心!你最近做下的事情,哪一件不是不安分守己?

你一個館閣春坊大臣,去工部作甚?為了研制巨炮?又去刑部作甚?為了審問俘囚?又去炸莊田作甚?為了試驗火藥配方?

就算你再有道理,這是你一個館閣大臣所應該做的?本職差遣都不用心,偏生把精力放在其他衙門,難道這就是盡職盡責?”

秦德威突然對陸炳行了個禮,誠懇的說:“陸大人說的是,我知錯了!”

眾人:“……”

真是有一種活久見的感覺,秦德威居然直接認錯了!而且是被人批評後的直接認錯!

雖然早就預感到,秦德威可能會對陸炳客氣點,正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大明最大的一尊“大佛”還在旁邊坐著呢。

但無人能想到,秦德威居然客氣到如此地步,連個負隅頑抗都沒有,直接繳械投降。

陸炳先前也沒料到秦德威會這樣,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一時間被整的不會了。

只有嚴世蕃暗暗嫉妒起來,秦德威面對陸炳的態度,與面對自己的態度截然相反,你秦德威也實在太功利了!

難道閣老兒子比起皇帝奶兄弟,就差那麽多?

看陸炳居然發愣,秦德威又主動問道:“陸大人還有什麽要說的?”

陸炳想來想去,試探著擠兌道:“既然知錯,就應當向陛下請罪!不然也只是嘴上知錯而已。”

道理還是這個道理,如果只有嘴上認錯而沒有實際行動,那沒有實際意義!

秦德威還是很誠懇的回應說:“陸大人說的對,我也正有此意!”

眾人心裏只能“呵呵呵”了,你秦德威又不是沒向陛下請過罪,哪次你吃虧了?

你所謂的請罪,不過是以退為進、避實就虛、虛晃一槍的把戲罷了!

在眾目睽睽之下,秦德威朝向嘉靖皇帝,奏言:“陸炳方才所言多有切實之處,臣自思行為多有不慎,致使朝堂上下驚疑,都是臣的罪過。”

對這種“請罪”的陳腔濫調,嘉靖皇帝已經不耐煩了,隨意的揮了揮袖子,正要“罰俸一年”時,結果又聽到秦德威說:“臣請辭詹事府詹事!”

嘉靖皇帝:“……”

他已經記不清,秦德威這是第幾次請辭詹事府官職了?這秦德威怎麽如此不待見詹事府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