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你聽說過莫須有嗎?(第2/3頁)

而且回信的口氣必定也會很熟絡和友好,這不就是通敵證據了?不然俺答為什麽要像朋友一樣給王升回信?

就算俺答沒回應也無所謂,大不了就公開對俺答喊話。

讓俺答交出與王升交通的證據,不然就剁掉他兒子辛愛黃台吉一只手!反正辦法多的是!”

陸炳:“……”

所以就算王升不招,也無所謂了?真的就是審不審都一樣?證據憑空就會造出來?

然後秦德威繼續說著:“至於總兵王升與史巡撫勾結的事情,不也是顯而易見的莫須有麽?”

說到這裏,秦德威真懶得繼續了,他又沒義務手把手教導任何人!陸炳只是臨時合作者,又不是親信人物!

陸炳還在問:“那又該如何判定王總兵與史巡撫勾結?從而給史巡撫定罪?”

“到時你就知道了!”秦德威不耐煩的說。

他真心搞不懂,有些人為什麽當工具人也不老實,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難道不懂無知之人最幸福這個道理嗎?

於是秦督師便又語重心長、推心置腹的勸了句:“陸大人啊你也別想太多了!

讓天子知道是你在審案,這就足夠了。其它也不用你操心,功勞也不少你的。”

出塞之前,重點琢磨的是怎麽建功立業;但大勝之後,要重點琢磨的就是如何防止嘉靖皇帝猜忌了。

這個心態如果不及時轉變,不會有好下場,而陸炳就是用來糊弄嘉靖皇帝的工具。

陸指揮也由衷的理解說:“我也總算知道,為什麽秦中堂出入總是護衛重重、多多益善了。”

及到次日,全軍興高采烈的出發前往大同城。

秦督師帶出來的這支官兵裏,近半數是從大同城調來的,回大同城就是回家,自然高興。

對其余官兵來說,去大同城這樣方圓幾百裏內最大都市,總比在荒郊野外紮營舒服,當然也樂意至極。

所以聽到出發去大同城的命令後,官兵士氣更加高昂。

這會兒秦德威也不藏著掖著了,將消息全部都散了出去,以堂堂正正王者之師的姿態,向大同城前進。

秦督師弄來的囚車,在充當了無數次背景道具之後,也終於派上了用場,被王總兵受用了。

隨即大同城裏就得到了正式消息,總督大人出塞大破北虜歸來,即將抵達他忠實的大同城。

從欽差公館到巡撫察院,立刻炸了。

欽差郭勛、巡撫史道,以及與他們有關連的七百裏外京師的某些人,已然束手無策。

所有陰謀詭計在空前大勝面前,仿佛就像烈日下的冰雪,直接自動消融。

郭勛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對史巡撫問道:“有沒有可能關閉所有城門,將秦德威拒之城外?”

俺答的北虜大軍估計很快就要北返了,只要能將秦德威堵在城外,很有可能就被俺答大軍掃了,那世界就清凈了。

史巡撫考量了片刻後,“沒有可能做到。”

秦德威是宣大總督,這一畝三分地上的最高軍事官員。只要秦德威沒有被革職,一聲令下便能讓守城官兵打開城門。

如果城裏有直接統兵的大將在,說不定還能憑借威信強壓官兵,可是總兵官王升也已經成為階下囚了。

更別說秦德威營中還有兩千大同兵,與守城兵原本就是一起的袍澤,輕易就能叫開城門。

郭勛恨恨的捶了下桌案,起身就要往外走,同時對史巡撫說:“本欽差到大同,本為捉拿秦德威,現在看來無此必要了,本欽差這就離開大同!”

史巡撫譏誚的說:“你只怕也走不了,秦德威已經先派了飛騎傳令各城門。

為防範北虜大軍,大同城從今日起許進不許出,擅闖者以通敵罪格殺無論。”

兩人正說著話,忽然從北方傳來了隱隱的歡呼聲,兩人大概也猜測到了什麽,便沒心思說話了。

果然馬上就有仆役稟報道:“秦督師率領數千官兵入城了!”

史巡撫見與郭勛也商量不出頭緒,嘆口氣便起身告辭,離開了欽差公館。

巡撫察院簡稱撫院,位置在城北,距離北城門武定門很近。

史巡撫騎著馬,遠遠的就看到有大隊人馬,正在撫院大門外聚集。

走得近了,便看到秦德威秦督師在親兵的簇擁下,正對著大門指指點點。

然後秦督師就轉過頭來,對史巡撫招呼說:“聽說公館已經被占用了,本督師無處可去,但看你這裏不錯,暫且借用了!

反正總督和巡撫的體制差不多,多有近似之處,想必衙署也正合用。”

史巡撫冷冷的問道:“你若用了這裏,那本院去哪裏?”

秦德威答道:“你已經有罪在身,用不著這樣衙署了!”

史巡撫竭力維持著最後的體面:“本院怎麽不知道自己有什麽罪?莫非彈劾你也成了罪狀?你秦德威就永遠不許別人彈劾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