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天日昭昭(第2/3頁)

也有人說,秦督師深入大漠直搗龍庭,抓了酋首大王的母親妻兒。

還有說,出塞後分兵燒荒,秦督師親兵遇到北虜大部落,秦督師身先士卒沖鋒陷陣,血戰半日,斬敵三千余人!”

侯爺、巡撫、總兵齊齊無語,這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消息?大家都是明白邊務的人,想想就知道不可能!

史巡撫又對郭勛說:“據我推測,那秦德威可能有些斬首一二十的小功,甚至殺良冒功也不是沒可能。

但這些也抵消不了秦德威畏敵如虎、玩忽職守、胡亂用兵、走私通敵等罪狀。

而且這些與我等無幹,只管上疏請求解除秦德威兵權便是,事實以後可以慢慢查。”

三人為了核實消息,又將送陸炳信件的飛騎召過來,仔細詢問了一番。

得知結果是,秦德威在草原上偶遇一支胡漢混雜的商隊,殺了三十多人,用來充當戰功。

這就很合理了,能被陸炳選中派來送信的人應當比較可靠。

史巡撫還有點疑惑,但欽差郭勛實在沒時間等了。

現在情勢很明顯,秦德威那邊都已經準備上疏狡辯了,而經驗豐富的郭勛又很明白,絕對不能落在秦德威後面!

作為一個話本小說愛好者,郭勛的文字還是不錯的,在公侯伯裏也算是一等一的,不然也不至於被嘉靖看中。

寫完奏疏後,三人一起署名,就六百裏加急發出去了。

今日在大同鎮,寫奏疏的人不只有一個郭勛,八十裏外的秦督師能者多勞,一個人就寫了兩本,一本署名陸炳,另一本署名自己。

雖然陸炳陸指揮已經躲在房間裏不想出來了,但秦督師還是按照約定,將寫好的兩本文稿呈遞過去,請陸炳先審閱。

對掛著自己名字的奏本,陸炳沒任何意見。主要是內容早都在預料之中,無非是吹噓秦德威大功而已,他都懶得細看。

但是打開秦督師的奏本後,陸炳腦子立刻嗡嗡作響,像是被當頭敲了一棒。

奏本正文其實就四個字:“天日昭昭”。

一心維護皇帝體面的陸炳頓時氣急敗壞,“你這不是暗諷皇上嗎!”

秦德威輕松的回應說:“皇上就是天日,我說天日昭昭,就是請皇上做主,有何不對?”

陸炳:“……”

從字面意思上,這樣解釋也沒毛病,但很容易讓人聯想啊!

秦德威臉色冷了下來,指了指外面囚車說:“要麽我上囚車,要麽你上囚車,陸大人你選一個吧。”

陸炳把奏本扔了回去,“隨便你吧!除了嶽少保,你也想想於少保!”

他已經明白秦德威為何如此寫了,這就是一種軟性逼宮。

皇上為了表示自己並不是另一個“天日昭昭”,只怕什麽都能做的出來了。

秦德威收起了奏本,繼續說:“這兩本奏疏晚一點再發,因為陸大人你需要一點時間,認真核實這次本督師出塞的功績。”

陸炳毫無興趣的轉身回屋:“不必了,你報多少就是多少!”

秦德威很欣慰,陸指揮終於開始像個合格的工具人了。

同樣的奏疏,若由不同人署名,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秦督師為什麽不惜費心費力調教,也要綁定皇帝奶兄弟陸指揮的緣故。

一夜又一日後,又是一個夜晚,又是在四更天,嘉靖皇帝又被從熟睡中叫了起來。

奏請解除秦德威兵權的緊急章本,擺在了情緒暴躁的嘉靖皇帝面前。

現在嘉靖皇帝掌握的信息就是,第一,深受信任的秦德威在邊鎮不負責任的胡鬧,尤其是在當前關鍵時刻;

第二,他這個皇帝雖然派人捉拿秦德威,但還是手下留情了,不但沒革職打成犯官,還派了自己奶兄弟去,避免產生不可預測後果。

第三,秦德威卻恃寵而驕無法無天,居然擁兵自重,抗拒皇帝的意志!皇帝親信陸炳去了都拿不回人!

這樣蹬鼻子上臉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讓嘉靖皇帝更加憤怒了。

甚至比上次聽說秦德威畏敵避戰、走私通敵還要憤怒數倍!

嘉靖皇帝沒有征詢內閣大學士們的意見,直接下旨說:“將秦德威革職!”

這會兒皇帝已經動了真火,落井下石也沒有太大意義,嚴嵩趁機就說起另一件事:“如今文淵閣無大臣值守,秦德威若被革職,便該選人進補。”

這倒是個應該解決的問題,反正值守文淵閣的並不在眼前侍奉,嘉靖皇帝不是很在意,隨口問道:“誰人合適?”

嚴嵩就答道:“原閣臣翟鑾一直未能復職,終究不是用人之道。

不如這次就讓翟鑾重新入直文淵閣,以免朝廷總是物議紛紛。”

首輔夏言詫異的看了眼嚴嵩,難道嚴嵩又和翟鑾勾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