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上)(第2/3頁)

官兵對於休息當然沒意見了,很認真的執行了這個命令。

眼看著到了黃昏,秦督師忽然又讓所有管隊級別以上營官,前往中軍帳前開會。

大明營兵制度裏,五十人為一隊,設有管隊。五千五百大軍裏,管隊以上營官就是一百余個。

等到眾營官聚齊後,秦督師從中軍帳裏走出來,下令說:“立刻丟掉所有輜重,所有官兵每人只攜帶三日幹糧,馬上出發,連夜奔襲!”

這個命令來的如此突兀又突然,眾營官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一時間居然沒有反應過來。

而且這個命令也沒頭沒腦的,奔襲又是奔襲哪裏?

秦督師又讓親兵展開了大地圖,又把所有把總以上營官招呼過來。

站在大地圖前,把總們就看到在空蕩蕩的大漠裏,有個地方被標了一個記號。

秦督師指著記號說:“目標就是此地,距離我們三百裏!連夜急行軍,明日就可以抵達!”

宣府鎮的白總兵忍不住就問了一句,“這裏是什麽地方?”

秦督師簡單明確的答道:“應該是酋首俺答的老巢所在!”

白總兵不禁愕然,“督師又是如何確定的?”

大明退守邊墻之內後,對北方的情報搜集力度就急劇下降。

而且北方常年部落混戰,變化紛繁,動輒變幻大王旗,更是讓大明這邊經常摸不到頭腦。

近些年來,也只知道酋首俺答從河套越過黃河,向東擴張,占據了古豐州灘地區駐牧。

可是這個所謂的豐州灘,卻又是方圓好幾百裏的大片地區,沒法確定俺答老巢究竟在哪個點上。

所以秦督師又是怎麽知道的?

秦德威傲然道:“本督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次奉命討虜,自有神人托夢,指點賊巢所在!”

眾營官這才徹底明白,督師打著燒荒的旗號出塞,其實真正目的卻是“搗巢”。

搗巢與燒荒一樣,都是大明官兵對北虜的戰鬥策略之一,顧名思義就是找到北虜聚居的老巢發起攻擊。

國朝初年,大將藍玉的捕魚兒海之戰,太宗文皇帝幾次北征,本質上其實也是搗巢。

只是後來大明搞不動這麽大了,搗巢相對小打小鬧,最出名的就是成化朝的威寧海之戰。

又到近些年,大明官兵在邊墻疲於防守,很多年沒有發動搗巢的戰役了。

卻不料在今天,眾營官忽然又聽到要搗巢,不禁面面相覷,莫不是督師說笑?

秦督師強調道:“爾等以為,本督師會拿自己的安危來說笑?”

然後再次指著地圖說:“酋首俺答老巢,就在此地,大把的功勛等著爾等去取!”

不得不說,地圖相對是十分粗糙的,尤其是邊墻之外的塞北,更是許多空白。

根據後世科研考古結論,俺答稱雄中前期,大本營並不在後世所熟知的歸化城。

而俺答部眾真正的老巢,在後世的包頭與呼和浩特之間的地方,也就是土默特右旗一帶。

原本時空的嘉靖三十年到四十多年,俺答在大本營依靠漢人工匠修築了大板升城,而歸化城則是更晚的事情了。

所以根據以後大板升城的考古位置,可以反推出俺答現如今的老巢具體地點,應該是後世土默特右旗一個叫美岱召的地方。

幸虧地圖上還有山川走向是基本可信的,畢竟這些都是跑不掉的固定標識。

秦德威就是根據黃河、大青山等地理位置,推測出了俺答老巢所在的點上。

誤差應該不超過幾十裏,可以接受。畢竟北虜逐水草而居,來回遷移幾十裏也正常,到了附近後再派夜不收去偵察就好。

白總兵望著地圖上的那個點,如果這裏真的是俺答老巢,那就能說明秦督師為什麽要離開大同城,先轉移到大同右衛再出塞了。

從大同城出擊到那裏,弄不好要走六七百裏。

而從大同右衛出塞,先走個幾十裏並休整後,再突襲就只有三百裏距離了。

知兵的都懂,六七百裏突襲和三百裏突襲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難度也不是一個量級。

還在白總兵心裏盤算的時候,秦督師已經對營官們開始發表演說了。

“本督師就說三點,第一,本督師人就在這裏,親自與你們共進共退!

以皇上對本督師的恩寵,如果因為爾等作戰不力而導致本督師有個三長兩短,你們全都要被皇上治罪,妻兒老小一概充軍!”

白總兵聽得只想翻白眼,但又不能不承認,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宣府距離京師那麽近,他當然也知道京師的情況,秦督師號稱為嘉靖男兒,乃是祥瑞一樣的人物。

“第二,酋首俺答部眾兵力大約二萬,俺答直屬兵力大約七千,留守賊巢最多不過千騎,其余的都帶走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