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天不生我秦德威(第2/3頁)

要麽擁有皇上的傾向性支持,有了這個遲早能成功,這就是靠臉;

要麽就是具備超卓的能力和見識,能以絕對的優勢,在技術上壓制住其它閣臣,這就是靠才華。”

張潮乍聽覺得頗有道理,但再細想後就脫口而出:“你是想說你自己?你就是特殊的那一個?”

秦德威負手而立,舉頭望月長嘆一聲:“老師你真說對了!天不生我秦德威,朝綱如長夜!

設若國家無我秦德威,朝政會變成你說的那樣,你們就只能看著夏言和嚴嵩兩人唱爛戲了。”

張潮二話也不想說,又伸手去找牽馬的仆役索要馬鞭。

說點大實話都不行?秦德威連忙攔住,“老師鎮靜!鎮靜!對了,老師你最近進獻青詞狀況如何?皇上可曾滿意?”

張潮頓時很有點羞愧,發泄性的說:“滿意!實在太滿意了!”

最近這半年來,在入直無逸殿群臣中,張潮進獻的青詞質量總體最佳。

一是因為夏言和嚴嵩要分心處置政務,顧鼎臣身體又不好,不能像張潮這樣專心雕琢。

二是因為歸有光這個大筆杆子源源不斷的提供底稿,張老師彈藥充足質量又高。

三是因為嚴嵩最厲害的槍手,也就是嚴世蕃並不在京師。

所以綜合種種原因,最近半年來,張潮居然成了青詞質量最拔尖的那個人。

秦德威點頭道:“那就好!無論政局到底如何演化,老師你肯定不會有事!青詞一定保佑你!”

張潮:“……”

自從秦德威入朝後,他的仕途就漸漸跑偏了,而且越來越偏的沒邊了。

此時秦德威則暗暗感慨,其實張老師的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

在當今這個局勢下,能冷靜的看清楚入閣沒用甚至還可能是大坑的人,有幾個人?

面對巨大的誘惑,又有幾個人能穩住心神,不為所動?

入閣畢竟是文臣最高榮耀,多數人看到入閣機會就腦子發熱,完全不計後果了,只為了被人稱一聲“閣老”而已。

分開之前,張潮又問道:“這次變局,你究竟有何想法?”

秦德威無可奈何的說:“我本無任何想法,但樹欲靜而風不止。自己無欲無求,嚴嵩卻有搞事之意,這就很鬧心了。”

張老師明顯不信,並感到自己智商受到了羞辱,你秦德威什麽時候“無欲無求”過?

說句難聽點的,如果不是你秦德威“劣跡斑斑”,嚴嵩吃飽撐著刻意針對你?

秦德威也沒辦法,這真是大實話沒人信!

手握三大尚書工具人,坐鎮文淵閣受賜銀章,又有入直無逸殿寫青詞的老師,完全有資格笑看風雲,坐視別人打到頭破血流。

張老師決定換個問法:“那你感覺,嚴嵩的目的是什麽?”

秦德威搖頭說:“當前十分不好說,也許是虛張聲勢故布疑兵,也許是以此來威懾我們,也許是想制造一個輿情,讓我們成為其他人的眾矢之的。”

張潮嘆道:“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見機而作了?”

秦德威冷哼說:“不用坐以待斃,也可以先發制人。嚴嵩終究還是格局太小,只會盯著內閣這一畝三分地,看我站在更高的維度,給他上一課!”

於是張老師反問道:“你還說你沒想法?”隨即又說:“還有,你似乎無法出席廷推。”

根據聖旨,參加推廷推的人員範圍是“閣部院三品以上大臣”,這是非常慣例通用的一種圈定。

而秦德威不多不少,正好只是個正四品,不屬於三品以上。雖然貴為中堂、雙學士、三位一體清流,但四品就是四品。

秦德威答話說:“沒資格出席沒關系,我自有辦法!”

又過得數日,翰林院裏,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溫仁和、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張璧一起往外走。

今天午後,是閣部院三品以上大臣集體開會推選新閣臣的時間,地點定在西苑西內門的廊房裏。

溫仁和與張璧就是代表翰林院,去參加這次會議的。

一般推舉大臣時,翰林院並不參與。但內閣和翰林院關系特殊,閣臣都是翰林出身,所以在推舉閣臣時,翰林院也會出席,有的時候幹脆就是翰林院內推閣臣。

兩人剛走到前院,就看到少詹事、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學士秦德威堵在大門那裏,也不知是做什麽來的。

走得近些時,秦德威的目光在溫仁和與張璧之間來回掃了幾次。

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更為熟悉的溫仁和,主動開口道:“溫前輩,聽說你忽然身體不適,需要回家休養!”

溫仁和:“???”

秦德威又繼續說:“所以你無法去西內門參與推舉閣臣了,便委托晚輩我代替你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