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說點奏疏上不能寫的事(第3/3頁)

以隱忍著稱的嚴嵩徹底破防了,憤怒的說:“小子你來說!”

說就說!秦德威接過話來張口就開始說起:“十幾年前,日本國內發現了銀山,名曰石見銀山,而且銀山就在當年爭貢的日本國諸侯大內氏領地內!

而在數年前,又有朝鮮國工匠傳授技藝與日本之夷,此後石見銀山產銀數目暴增!

所以大內氏才又有了恢復朝貢的強烈願望,這次甚至提出了改十年一貢為三年一貢的要求!”

殿裏眾人面面相覷,秦德威說得都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事情,信息量還極大,讓他們一時間不知從何問起。

顧鼎臣很好奇的問了句:“那銀山產量有多大,能讓秦學士你特意提起?”

秦德威淡淡的答道:“巔峰時也許能年產白銀十萬斤,而且日本國產銀也不止此處。”

霧草!君臣縱然見多識廣,也是齊齊倒吸一口冷氣,區區一處銀山竟然恐怖如斯!

只有秦德威還鎮靜如常,有心情繼續唱高調:“當然,我天朝物產豐盈,金銀之物饑不能食,寒不能衣……

對了,近二三十年來,西番佛郎機人四處劫掠古國,也是獲取了海量的金銀,然後不遠萬裏來我大明海疆求購物產。

所以在我嘉靖朝,海疆忽然就不安寧了,並非朝廷失當,也非陛下失察,實在是因為外夷形勢劇變!”

君臣再細細一想也就明白了,為什麽日本國忽然又來朝貢,為什麽十幾年來閩浙外海走私屢禁不絕,甚至海寇越剿越多。

嘉靖皇帝想得更多些,難怪余姚謝家這樣的詩書世家,竟然也不顧體面的幹起走私買賣,因為利潤太豐厚!

歸根結底,原來都是西洋東洋一群土鱉暴發戶忽然有了銀子鬧的!

嘉靖皇帝忍不住對秦德威問道:“你又從何得知這些?”

秦德威含含糊糊的說:“多方印證而已,有些是四夷館通來的消息,有些是臣在南京時,與夷人打聽來的消息。

臣向來關注夷情,故而一直有心搜羅,近乎十年積累,總能多知道些消息。”

對這個解釋還是可信的,秦德威給人印象一直就是不喜鉆研經義,但特別熱衷雜學,對夷務很有興趣,結果被視為一種名士怪癖。

他僅有的兩本著述之一就是《西番述略》,另一本就是《唐詩三百首》了。

秦德威趕緊趁熱打鐵的奏請道:“又見朝中諸公不通夷情,不曉外事,臣不得已才奏請增設日本館。今日再鬥膽毛遂自薦,由臣主持夷務!”

陷入巨大信息流的內閣大學士們登時警醒,狐狸的尾巴還是露出來了!

任你秦德威千言萬語,最後總是繞不過一個“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