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2/2頁)

今天任憑外面如何風雲激蕩,秦德威真就喝了一天花酒,直到深夜才離去回家。

徐老三號稱要陪著歸有光,流連忘返的不肯離去,也就留下了。

次日,秦德威正坐在書房,琢磨謝罪疏怎麽寫的時候,忽然有個叫陳春的同年進士急匆匆的來拜訪。

“皇上有朱批發到都察院,我抄了一份與你送來!”陳春眼下正在都察院當禦史,借著便利通風報信來了。

朱批就是皇上對奏疏的批字,因為字跡是朱紅色的,所以才叫這個名字。

秦德威聞言連忙展開看去,只見上面寫道:“若論資歷,秦德威以狀元任修撰,後歷任右贊善、侍讀學士、左庶子、左春坊大學士、翰林學士、少詹事。

以此積累而入直文淵閣,有何不可?倘若秦德威不可,詞臣升遷次序有何用哉?

若論功業,秦德威尚有遼東平亂及改制、新式火器制造、鹽法改制,修《皇明寶訓》、議征安南、行宮救駕等功績。

即便為酬功,以詞林功臣入直文淵閣又有何不可?

偏有無尺寸功勞之輩,專好妒賢嫉能,故作狂悖大言,希圖賣直沽名,再有犯者嚴懲不貸!”

陳春表示非常羨慕:“這都是原樣抄來的禦批文字,由此可見皇上對你的袒護之意。

你歷任的官職,你做過的事業,皇上居然都能記清並一一羅列。如此知遇,亙古難有!”

然而秦德威卻捂住了臉,他不想讓自己的痛苦表情被別人注意到。這是好事嗎?從某些意義來說並不是!

秦德威不是很理解,陛下你較這個勁幹什麽?措辭這麽嚴厲幹什麽?而且大範圍地圖炮攻擊圖什麽?

這必定會激起那些言官的逆反心理啊,到了那時,他秦德威夾在中間怎麽辦?

按照大明官場的習俗以及言路暢通的政治正確,權臣被言官彈劾了後,是不能直接禁止言官彈劾,或者指責言官彈劾本身不對。

如果權臣想收拾言官,只能在私下裏進行報復,或者另外再找機會報復。

另外權臣被言官,尤其是一群言官集體噴了後,切忌與言官直接對線,因為很難占到理。

而且從現實來說,短時間內一口氣搞定幾個十幾個言官,效率很低,代價也很大。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言官背後的操縱者。只要能找到幕後黑手,一切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

偏生嘉靖皇帝的朱批,就犯了上面所說的錯誤。

不但不去尋找主謀黑手然後一網打盡,還直接對言官開噴,這不是火上澆油又是什麽?一點都不像是以統治技術聞名的嘉靖皇帝。

所以就嘉靖皇帝這個表現,稱為一聲豬隊友,也不為過吧?

皇帝真不如什麽也別說,他秦德威自己就能搞定的!現在反而把情況搞得更復雜、更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