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不敢問不敢說(第3/3頁)

一時間感覺自己這四十幾年官場,都是白混了。

然後就是繼續商量火災後的事宜,比如燒毀了大量法器、寶物,要下旨分配給沿途官府盡力重新置辦。

又比如還要商議,要不要賞賜昨晚救火的官校,期間徐妙璟又主動為陸炳奏功。

“陸炳與臣同入火海,同有赴死之心,雖然最後功成在臣,但陸炳心性仍可嘉,懇請陛下善待親臣之心!”

嘉靖皇帝順水推舟的,將奶兄弟陸炳也提拔成了指揮使,就是陸炳臉色不甚好看。

站在輔弼大臣群體最末尾的秦德威伸長了脖子,就差舉手示意了,但還是沒等到自己想要的。

“明日啟程!”嘉靖皇帝諭示群臣後,就退朝了。

從衛輝府繼續南下,很快就抵達黃河了,此時黃河可沒有橋梁,大隊人馬開始次第渡河。

嘉靖皇帝站在禦舟上,注視著黃河河面,不知想什麽。

同在禦舟伴駕的著名詩人秦學士擠了過來,獻上代制詩一首。

什麽“遙出神京千裏余,道經河瀆駕六魚”,什麽“昔年絳服承先詔,今日黃袍撫四輿”,都是為了嘉靖皇帝量身定制的。

過了河後,依舊是大平原農田,著眼處都是一望無際的春季麥田。

嘉靖皇帝在禦輦上隨口說了幾句農事,著名詩人秦學士又擠了過來,獻上代制詩一首。

什麽“途邊遮馬禾苗長,道畔拂輿麥穗斑”,什麽“迎風激疊蒼雲合,向日明堆翠霧閑”,絕對應景,絕對體現皇帝的情操。

又有春耕的父老道邊跪迎,嘉靖皇帝象征性下車勸農,擺了擺把式。

著名詩人秦學士又又擠了過來,獻上代制詩一首,什麽“成實願飽吾民腹,須得靈膏自帝頒”,絕對應景,絕對體現皇帝的悲天憫人。

夜晚宿在行宮,與大臣閑談時,嘉靖皇帝忽然因為父母雙亡而感傷。

著名詩人秦學士又又又擠了過來,獻上代制詩幾首,什麽“壇壝雖有臣鄰助,幾殿寧無念母心”,什麽“長途幾遍觸悲思,信道傷懷父子真”,絕對能抒發思親之意。

嘉靖皇帝:“……”

雖說自己是個文青,對文學藝術很有興趣,但你秦德威兩三天內獻了幾十首代筆詩,這踏馬的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吃飯睡覺上車下車都要寫個詩,他朱厚璁又不是立志要一輩子發表幾萬首詩的皇帝!

此時禦案上放著一份從京師發來的奏疏,才上任的詹事府二把手少詹事(正四品)崔銑突然病重不起,又因為年事已高,請求辭官。

眾大臣齊齊嘆息,天數乎?命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