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不上不下(第2/3頁)

然後賭氣的許尚書直接開場說:“今日第一件事,皇上前日下詔到吏部,曰右庶子兼侍讀學士秦德威修書有功,命我等議論秦德威升遷之事!”

一時間並沒有人暢所欲言,只有左都禦史霍韜敢開口道:“秦德威年資尚淺,升為從四品即可,不必到正四品了。”

眾人乍然聽著霍韜的話,感覺很公允。

資歷特別深的話,可以直接正五到正四,資歷淺的,就是正五到從四,沒毛病!

但是再細想,數遍京城官職,從四品只有一個,那就是國子監祭酒。

至於外地的從四品官職,那是侮辱嘉靖男兒秦德威。

所以按這個套路升遷的話,秦德威只能去當國子監祭酒了,似乎沒有任何其他選擇。

話又說回來,國子監祭酒一般情況下,也常被默認成詞臣遷轉過渡職位。

主持廷議的許天官下意識看向秦德威,卻見秦德威仿佛也陷入了沉思。

別人都以為秦德威是有目的而來,其實都是想多了,秦德威根本沒什麽既定目標。

對秦德威而言,再往上做什麽官不一樣?他之所站在這裏,純粹就是為了防止被坑的。

這時候,禮部尚書張潮出聲道:“國子監算是歸禮部轄制的,對此我要說幾句。

諸君皆知,國子監中有數千監生學習,而祭酒責有訓導之責,必須要能為人師表。

所以國子監祭酒人選向來看重三點,一是老成端重,二是學術精深,三是品德優良。”

然後張潮指著秦德威,擡高了聲調,極力貶低說:“而秦德威此人年輕氣盛,老成端重肯定是沒有的!

至於其他,更談不上學術精深,至於品德就不用提了。沒有一條符合的,何以能為人師表?”

秦德威:“……”

老師你這是真心話大冒險嗎?你真的這樣想的嗎?這不會是你的真實想法吧?

但霍韜卻毫不猶豫的反駁張潮說:“張亭溪你太過謙遜了,須知舉賢不避親仇!你不能因為秦德威年輕,就斷言不夠老成端重啊。

要說學術,秦德威堂堂狀元出身,都奉旨編兩次書了,還能說學術不夠?至於品德……做到為人師表還是沒問題的。

總而言之,秦德威以狀元出身擔任國子監祭酒是非常合適的,代表著朝廷對國子監的重視,秦德威一定能重振國子監風氣,為國培育更多賢才!”

秦德威:“……”

霍韜你說的這人是誰?

眾人看看指著秦德威大肆貶低的張潮,再看看對著秦德威大唱贊歌的霍韜,只覺得現實太魔幻了!

要知道,秦德威與霍韜之間的關系不說是不共戴天,也稱得上仇恨似海了。

不過魔幻完了後,很多人也漸漸回過味了。

國子監祭酒這個官職怎麽說呢,雖然號稱是詞臣遷轉序列的中間站,唯一的從四品,但確實也有點邊緣。

只說位置,國子監位於京城的最北端,與其他衙署相隔最遠。

而且當國子監祭酒,就意味著離開了皇帝身邊,離開了主流政壇,平常也不會出入宮廷,對秦德威這樣的人而言,應該是相當致命的。

想想最近走紅的那位嚴閣老,當年他在國子監祭酒位置上苦苦熬了六年無所進步,最後沒辦法去了南京才把品級升上來。

從這個角度考慮,霍韜送秦德威去國子監,也真是善意滿滿了。

許天官聽得津津有味,他忽然發現,如果調整好心態,不把自己當成強勢主控,還是挺有樂子的。

最好的主持人,就是竭力挖掘出觀眾最想看的東西。

許天官忽然轉頭對著角落裏的秦德威發問:“秦德威你怎麽看?你本人對國子監祭酒職位有何看法?”

秦德威不假思索,慷慨激昂的答道:“國子監本來是個大有潛力可挖的地方,但近百年來卻被搞得暮氣沉沉,至今有名無實,徒費朝廷錢糧!

我若為祭酒,必將重振風氣,讓國子監再次恢復到高皇帝時的榮光!”

眾人:“……”

秦學士你清醒點,別聽到能當個一把手就這麽激動,你不會真的認為,霍韜忽悠你去國子監是好意吧?

秦德威仿佛沒注意到別人的眼神,舉起手比比劃劃,滔滔不絕的闡述自己的上任思路:

“若我為祭酒,要充分利用國子監的數千讀書人資源,辦一份報紙,就是比邸報更為進化的一種東西!

紙面大小類似街頭揭帖,內容也類似揭帖,但字體要小的多,可容納內容也多數倍!

每旬出一份,政事政論,針砭時弊,熱點話題,觀點碰撞!說不定諸公的大名就會出現在上面!

技術上可以采用銅活字印刷,如果前期做不到,就用人手抄!發動國子監監生,短時間內能抄個幾千到一萬份,也足夠發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