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下)(第2/2頁)

嘉靖皇帝又是連續一個多月,沒有在大臣面前亮相。

大臣也不急,反正這一個多月也沒什麽政事,什麽也耽誤不了。

秦德威帶著許谷、趙貞吉兩人,經過緊急施工,一月下旬時,終於完成了《高皇後傳》、《文皇後內訓》、《獻皇後女訓》的匯編工作。

三本變成了一冊,秦德威絲毫不敢耽擱,迅速將定稿送進了宮中。

嘉靖皇帝或許還處在心如死灰的狀況,對任何事情都不上心,唯獨父母的事情例外。

所以嘉靖皇帝也做出了反應,按慣例將奉命編書的人升一級。

許、趙兩人直接加了詹事府左右中允,仍兼翰林院修撰,品級升到了正六品。

但對已經是正五品的秦德威就有點難辦了,嘉靖皇帝沒主意,也沒有心思浪費。

所以幹脆就下詔,讓朝臣廷議秦德威的升遷問題。

而吏部尚書許瓚接到這個詔旨,一開始有點懵。

因為翰苑詞臣升遷自成體系,向來是皇上自留地,根本不經外朝廷議。

所以這次把秦德威升遷推到廷議又是什麽鬼?難道皇上偷懶到如此地步了?

但許瓚幹了幾年吏部尚書,對人事工作很有經驗了,隨即明白了問題所在。

這裏涉及到大明官制的問題和結構缺陷,秦德威這樣的人從正五品向上升,非常難以安排。

所以並不是皇上想偷懶,或者是善心大發想放權,而是真沒了主意,所以讓外朝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