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年底那些事(第2/3頁)

嘉靖皇帝粗暴的打斷了秦太監,直接裁斷說:“那高忠不用還了!”

秦太監連連叩首道:“臣本意也是如此,沒想著讓高忠再還回來!

怎奈司禮監屢屢找禦馬監索要銀兩,臣手裏沒銀子,無計可施之下,只能再找高忠索要欠銀了!”

嘉靖皇帝:“……”

這踏馬的,高忠扯出了秦福,秦福又扯出了司禮監,肯定又是勾心鬥角的破事!

禦馬監有管理皇莊的職責,目前每年進項六萬兩銀子左右,是皇宮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

按規矩,這六萬兩都是要上繳給宮裏的,這也是為什麽司禮監找禦馬監索要銀兩的緣故。

那麽禦馬監把銀子給了高忠,當然就沒錢給司禮監了。

不多時,司禮監掌印太監張佐也急急忙忙的過來了。

並奏對道:“論理禦馬監該將銀子交由內庫,高忠若缺銀兩,可由司禮監開銷,從內庫支取。

但禦馬監與高忠私相授受,極不妥當,所以才要正本清源,樹立規矩。”

秦福連忙奏道:“司禮監總領內廷事務,開支浩繁,若這十萬兩給了司禮監,不知能有幾分留給聖母修宮殿!

臣當時就想著,銀子直接借給高忠最好,只要司禮監那邊體諒一二,賬目互相抵消就行了。

誰知道司禮監不依不饒,還要找禦馬監索要銀兩。”

司禮監掌印張佐駁道:“不合規矩就是不合規矩,焉能縱容!”

張佐是嘉靖皇帝的藩邸舊人,資格在這裏擺著,有說話不客氣的資格。

秦太監沒理睬張佐,卻又對嘉靖皇帝說:“陛下明鑒!正因為禦馬監給高忠快速通融銀兩,慈寧宮才能比預期提早半年完工,讓聖母在新宮慶新春!”

嘉靖皇帝隱隱有些頭疼,這踏馬的就不是銀兩問題,這是一個鬥氣的問題!

司禮監憋著氣逼著禦馬監要銀子,禦馬監又憋著氣逼高忠要銀子。

這時候,與嘉靖皇帝最親近的太監、大伴黃錦對嘉靖皇帝低聲說了幾句。

嘉靖皇帝聽了後啼笑皆非,但又覺得甚有道理。便又開了金口道:“高忠修建有功,升為禦馬監掌印!”

周圍其他人吃了一驚,高忠當禦馬監掌印,那秦福呢?說免就免了?

秦太監聞言臉色大變,連連叩首,淒慘的叫道:“陛下恕罪!”

嘉靖皇帝盯著秦太監看了幾眼,然後才再次發話:“秦福任司禮監秉筆太監,依舊提督東廠!”

秦太監臉色再變,還是在叩首:“謝陛下天恩!”

司禮監在內廷地位相當於朝廷裏的內閣,司禮監秉筆太監就當於文官裏的大學士,那肯定就是升了。

而且按照默認行業慣例,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這個角色,就是整個太監體系的二號人物,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

周圍眾人雖然面無表情,但心情卻劇烈震蕩了幾下,這可真是君恩莫測啊。

只有司禮監掌印太監張佐一臉懵逼,這個任命簡直見了鬼!

隨即他反應過來了,肯定踏馬的被秦福陰了!這是卑鄙無恥的突然襲擊!

嘉靖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高忠欠了禦馬監銀子,那去禦馬監,秦福欠了司禮監銀子,那就去司禮監。

只要動用一點帝王權術,就能完美解決問題!

然後嘉靖皇帝又補充了一句:“快過年了,都安分些!”

宮裏準備過年,宮外也一樣。此時各大衙門都已經按老慣例封了印,開始年終公宴的吃吃喝喝了。

翰林院也不例外,秦德威去參加公宴時,身邊卻多了一個小書童。

家學淵源的王忬送了一副名畫,拜托秦德威帶著兒子王世貞,去翰林院見見世面,接受一下最高档次的文化熏陶。

其實秦德威更想要王忬家裏另一幅畫,也不是什麽名畫,就是《清明上河圖》。但估計王忬肯定不給,秦德威就不開口了。

又想起曾經答應過,給王世貞找個翰林老師授業,秦德威今天帶上王世貞也有這個目的,看看誰比較眼緣。

本來秦德威還提出過,幹脆讓王世貞拜自己當老師算了,但被王忬很堅決的婉拒了。

在赴宴路上,秦德威的心情平平靜靜古井無波。

作為一個逐漸有了年資的老翰林官,例行公事的參加本單位聯歡會,有什麽可興奮的?

但王世貞小朋友卻十分雀躍,也可以理解。任何一個讀書人,甭管年紀大小,若能去翰林院參加聚會,誰不激動?

“今日都會見到誰?”王小朋友在路上問道。

秦德威想了想,答道:“閣老也許會來,算是最大的名人了。”

王世貞又問:“除了閣老呢?”

秦德威很自豪的說:“除了閣老就是我了!別人名氣遠不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