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第2/3頁)

秦狀元成名踏腳石、自稱秦狀元曾經最大對手、金陵新名士王逢元就是上元縣縣學的生員。

便有人圍著王逢元問道:“吉山啊,你應當對秦板橋最熟悉,你說秦板橋會關照上元縣嗎?”

王逢元很有點刻薄的說:“你們想太多了,就沒想過什麽叫打鐵還需自身硬?

南京城兩個縣加起來,共有一百余人參加鄉試,難道秦德威全都能照顧到?

歸根結底還是看個人,與上元縣怎麽樣沒多大關系!”

王逢元此人,平常做人風格可以視為弱化版的秦德威。

當即就有個與王逢元不對付的人,嘲笑說:“無論如何,秦板橋也犯不上浪費機遇來照顧你這個對頭啊。”

王逢元不屑的冷哼一聲,路子都給你們指出來了,需要“個人努力”,聽不懂就是你們的損失。

當即他離開了上元縣學,一路南行來到江寧縣學。

同城兩縣學,彼此都熟悉的很,所以王逢元輕車熟路的走了進來。

轉了一圈後,他又在書堂看到幾個士子正在聚會商議事情。

王逢元探頭掃了幾眼,認出了高長江,便也走進了書堂。

迎著眾人的目光,王逢元主動放嘲諷道:“這樣千載難逢的良機,你們不去聯絡秦德威,還有心思在這裏浪費時間閑聊?”

作為各種聚會雅集的活躍分子,高長江也認出了王逢元。

“你說得輕松,我們正在商討的就是這事!”高長江喝道。

剛才這番爭論,有說主動北上,去半路上攔截秦板橋的;又說等秦板橋鎖進了貢院,再主場作戰打通裏外隔離的。

但都不合適,風險太大。

王逢元暗喜,這些渣渣果然沒什麽智謀,看來還沒琢磨出與秦德威溝通的辦法。

這樣也好,不然沒有自己刷存在的機會了。

於是王逢元開口說:“那我這裏就有一個法子,大概能讓你們得到一個與秦德威溝通的機會,就看你們敢用不敢用。”

作為與主考官最熟悉的主要人物,高長江正沒頭緒,為什麽走後門也這麽困難?

聽到王逢元有辦法,他連忙催促道:“你快說!若有好處,也少不了你的!”

這高長江商人少東家出身,也不傻,立刻明白王逢元從上元縣跑過來是幾個意思了,所以主動給予了共享好處的承諾。

王逢元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不賣關子了,答道:“其實關鍵人物是秦德威的叔父,可以通過他,與秦德威產生溝通!”

高長江還是不理解,秦德威的叔父能幹什麽?

王逢元胸有成竹的說:“秦祥秦員外對秦德威有養育之恩,身份堪比父輩,也是秦德威必須盡孝的對象。

圍繞這個孝字做文章,讓秦德威有理由打破不與外界接觸的常規,不就能獲得與我們溝通的機會了?

只要秦德威有提攜同鄉之心,那肯定會順水推舟。但前提是,我們要讓秦德威有發揮的機會。”

高長江很誠懇的說:“你別學秦板橋故作高深,直接說點我能聽懂的。”

王逢元:“……”

真是一群渣渣!自從秦德威離開南京北上後,南京城裏果然就沒有什麽可以棋逢對手的人物了。

南京城裏的紛紛擾擾,還在趕路的秦德威目前一無所知。

他只能猜到,已經聚集在南京城裏的三四千名考生,都想給自己跪下叫爸爸。

兩京之間這段路,秦德威已經走過幾次了,所以基本沒什麽新鮮感了。

但這次南下的身份是南直隸鄉試主考官,與過去又有點不一樣。

為了防範串通舞弊,理論上秦德威是不許與他人接觸的,同行還有錦衣衛官校監視。

所以一路上完全沒有迎來送往的應酬,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趕路,行程十分簡單。

而且非要說還與過去有什麽不同的話,大概就是身邊跟著個李小娘子。

她以侍女身份,與秦德威形影不離,出則同船,入則同床……

沒了徐姐姐礙事,沒了兄長約束,在通州那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李小娘子主動把秦狀元辦了。

塞外北國紅妝,就是這樣敢愛敢恨。但秦德威發誓,他並不是好色。

他只是擔心身懷利刃的李小娘子如果求歡不成,羞憤之下會產生嚴重後果,所以才順其自然的從了。

多少話本故事,包括後世武俠小說裏的悲劇,都是從男主角拒絕女子開始的。

所以秦德威知道,必須把悲劇從源頭上掐斷。

於是對於李小娘子來說,南下這段路程就變成非常難得的二人世界了。

而且李小娘子一直生長在北國,這次坐船沿著運河一路南下,也是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

沒有多余應酬,也沒有閑雜人等來打擾,只有自己和秦德威一路相伴,簡直完美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