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軍國大事不是兒戲(第2/2頁)

秦德威冒著欺君之罪擡高了嗓門,擲地有聲的說:“臣欲請陛下看看,臣與仇鸞這種人不一樣!

臣敢立下軍令狀,若臣出征安南,半年內讓莫登庸獻表出降!”

饒是心思敏捷的嘉靖皇帝,這會兒也愣住了。

從法理和宗主國責任來說,天朝大明應該出手討逆,但一些大臣為何還是要反對征討安南?

最大的原因就是擔心勞師遠征損耗巨大,萬一遷延日久打上幾年,那財政就要崩了。

可如果確定能半年搞定,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大明財政再吃緊,撐住半年用兵還是沒問題。

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能相信秦德威嗎?

軍國大事不是兒戲,這秦德威目前連二十歲都不到啊!

文華殿裏像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只有秦德威很淡定,靜靜站在寶座下面。

只要嘉靖皇帝敢派他出征,他就真敢去!

在原本歷史上,大明朝廷最後還是決定南征。

開始在兩廣集結兵力,積攢糧草時,沒幾天莫登庸立刻就慫了,趕緊自縛出降,又是獻表又是割讓土地。

所以實際上一兵未發、一仗未打,安南就“平定”了。

這樣的“南征”,秦德威為什麽不敢去?為什麽不敢放狠話立軍令狀?

這簡直是嘉靖朝最好撈的一個大軍功了,只是趕路辛苦點,畢竟距離京師太遠了。

對了,後世網上流傳的“朕與先生解戰袍”,背景就是這次南征。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忽然有人進言反對。

秦德威瞥了眼,居然是禮部尚書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