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講理(中)(第2/2頁)

本來日理萬機的嘉靖皇帝未必能記得這個名字,但東廠奏報裏很貼心的注釋了,此人乃是嘉靖十四年平息遼東兵變功臣,秦德威之繼父。

其一,曾銑父親在揚州行商時,為鹽商馬家分銷淮鹽十萬斤。

其二,曾銑在遼東當巡按時,遼東試行開中法,馬家曾經向廣寧倉輸糧換取鹽引勘合。

其中有沒有違規,東廠沒時間調查細致,只是把事情簡單羅列了一下。

嘉靖皇帝疑心頓起,他並不是對曾銑產生了懷疑,而是對秦太監產生了懷疑。

曾銑這些事情表面上並無違規,也沒有任何違規證據,嘉靖皇帝不覺得有什麽。

但秦太監還特意將曾銑羅列進去,看起來很像是挾私報復,而且還是想在皇帝這裏耍小聰明,給曾銑上眼藥?

如果沒記錯的話,秦太監弟弟當年折在聊城,當時知縣就是曾銑。

嘉靖皇帝擡起頭,逼視著侍立的秦太監,很誅心的質問:

“你為何會想,著重查曾銑?竟然連曾銑父親做過什麽都查訪到了!”

秦太監恭恭敬敬的說:“鹽法改制是有秦德威所倡議,所以臣認為,必須要重點清查秦德威身邊的人。

這曾銑身為秦德威繼父,理當被細查。而且無論結果如何,皆應羅列出來,以供陛下參考。”

嘉靖皇帝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