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成熟了(第2/3頁)

在外面交際時,時間是屬於王憐卿的,回到家裏時,時間是屬於顧娘子的。

有日秦德威與王憐卿同車而回,王美人忽然說:“奴家突然覺得,不脫籍也挺好。”

秦德威醉醺醺的笑道:“這是什麽傻話?還是怪罪我還沒辦事?”

王憐卿有點留戀的說:“若還屬行院人家,便可以拋頭露面的在外面陪著你玩樂,如果脫了籍變成良家,還有這樣的樂趣嗎?”

秦德威拍著大腿叫道:“美人言之有理,今後若沒了花榜紅人身份加成,讓我也感覺少了很多情趣啊。”

王美人忽然有一種將情郎踢下車的沖動,男人這種生物實在太賤了!

開玩笑歸開玩笑,脫籍的事情還是要辦的,不然王憐卿就無法離開南京,跟著秦德威北上的話就成逃戶私奔了。

秦德威次日便去了南京禮部走動,秦淮舊院樂戶歸南京教坊司管轄,而教坊司又屬於禮部。

所以想給王美人辦理脫籍的事情,繞不開禮部。

這可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大明戶籍一般情況下就是定死的。

軍、匠、灶、樂這些戶籍種類,世世代代繼承,很難改換門庭。

所以王憐卿這種身份,真不像小白電視劇裏那樣,隨便掏錢就能贖身。

如果不是秦德威自認面子大,幫人改戶籍這種事想都不會想。

其實另一種辦法就是幫王憐卿隱姓埋名的逃戶了,但秦德威顯然犯不上冒這種風險,被發現後會影響仕途。

此時南京禮部尚書也是個“老熟人”,前吏部左侍郎周用周大人。

就是上次大廷推時的那位主持人,被推出來接任了南京禮部尚書。

秦德威投了帖子進去,不多時就被領了進去,周尚書就在公堂接見。

雖然素不相識,但都是剛從北邊京師過來的,秦德威覺得還是很有共同語言的。

寒暄了幾句後,秦德威就說明了真正來意:“南京樂戶有一女子,秉性良善,不願陷入樂籍,還望大宗伯高擡貴手,給她一條生路。”

周尚書公事公辦的回復說:“戶籍等制,乃祖宗法度,世代相傳,豈可輕易變更!如果都如同秦翰林這樣開口,那還要什麽戶籍區分!”

秦德威十分愕然,向來能言善辯的他竟然一時間失語。

這次回南京以來,秦德威遇到的都是阿言諛詞,從來沒有人頂撞他。

所以秦德威此刻真的沒想到,周尚書如此不給面子,語氣完全沒有通融余地。

大家都是剛從京師來的,為何一點情面也沒有?

秦德威又行個禮說:“此事雖難,還請大宗伯通融一二!”

周尚書揮了揮衣袖:“通融不得,改戶籍就像是改命,豈能輕易施為?秦翰林還是多將心思放在公事上吧!”

秦德威一時也想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裏,為什麽不賣自己面子?

按道理說,周用從周侍郎升格成周尚書,他在背後還用了力,指示桑禦史在大廷推上提名周尚書的。

其實秦德威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知道所有信息。

當初大廷推結束後,周用本來是沒太多感想的。

從吏部左侍郎變成南京禮部尚書,等於是用實權換取級別跨越,又離蘇州老家近了,至少不算虧。

後來周用與同鄉大學士顧鼎臣復盤時,才發現了問題所在。

周用今年六十一,資歷算是很深,先前又擔任吏部左侍郎,也堪稱第一侍郎。

那麽許贊當上吏部尚書,空出了戶部尚書的時候,如果給周用運作時間,憑借他自身資歷,再加上大學士顧鼎臣的支持,是非常有可能補位戶部尚書。

但偏偏周用被提前推舉為南京禮部尚書了,然後又沒有給周用反應時間,王以旂就被閃電般的廷推為戶部尚書。

所以復盤完畢後,周用就感到自己可能虧大了!戶部尚書本來極有可能是自己的,但最終卻只撈到個南京禮部尚書!

然後他又進一步懷疑,自己被幕後黑手秦德威算計了,故意先廷推他去南京禮部,此乃調虎離山之計!

如果秦德威知道周用有這個心思,只能大喊冤枉,他秦德威又不是神仙,哪能精準的算計到一切?

就算上次大廷推,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一開始也根本不可能料定最後結局。

程序走到廷推周侍郎去南京那一步時,根本還沒想到戶部尚書的問題!

但周尚書不可能明明白白說出自己的猜疑,所以這些誤會幾乎是注定無法解開的。

秦德威與周尚書話不投機,便起身告辭,又去王憐卿哪裏,將情況說了。

王美人擔憂的問道:“這可如何是好?難道你又想與周尚書掰掰手腕?”

秦德威便勸慰道:“咱如今到了這個地位,打打殺殺的什麽的已經過時了,畢竟也沒有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