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五年定遼(第2/2頁)

這次兵變指不定裏面還有多少破事,接觸太多容易把自己拖下水。

馮經歷恍然大悟,猜測到秦德威不願意接觸袁指揮。

如此秦德威回到廣寧驛休息,次日秦德威也不出門,就在屋裏奮筆疾書,洋洋灑灑寫了篇《五年定遼長治久安疏》。

先是習慣性闡述了一遍雖然祖宗法度聖明,皇上求治心切,但大臣都是廢物,導致祖宗法度崩壞,皇上不得不因此求變。

隨即指出了當前的國內形勢,什麽人口滋生啊,什麽商品經濟大發展啊,舊框架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

然後具體到遼東,向朝廷提議了核心兩點政策,一是在遼東清理田畝數目,試行混合一條鞭法。

廢除徭役力差,全部按畝數折合成銀錢或者糧食,具體請戶部拿方案。

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去軍戶被徭役拖累的重擔,變相逼迫占田豪勢吐出點利益,稍微可以均平賦役。

二是在遼東嘗試推行募兵制,兵源不拘於軍戶,以這次出現兵變的廣寧、遼陽為試點,小步前進。

如果可行,用五年到十年時間推行到遼東全境,具體請兵部拿方案。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提高軍兵專業化水平和軍兵作戰意志,同時減緩軍戶的負擔。

兩點核心政策之外,秦狀元又創造性的提出一個概念叫配套措施。

一是因為遼東邊鎮特殊性,實行糧食統購統銷制度,請增設一名戶部管糧郎中,專門駐守遼東。

以此防止一條鞭法和募兵制後,導致糧價波動邊鎮不穩。

二是請廢除弘治朝尚書葉淇新鹽法,恢復舊開中法,只能通過向邊鎮輸送物資換取鹽引。

如不行,請在遼東單獨試行,專撥十萬鹽引在遼東恢復開中法。以此維護邊鎮物資充足,刺激邊鎮經濟發展。

如果朝廷還是拿不出來,皇上也別矜持了,請殺張延齡那垃圾,將張家把持的余鹽入官用在遼東,也算廢物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