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下)(第2/2頁)

先前真沒看出來,你個濃眉大眼的夏桂洲,竟然私底下如此偷偷關注秦德威?

嘉靖皇帝與大明前幾個皇帝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性格內核偏於陰郁,對“我是人間惆悵客”這種調調很有感觸,但也不想讓大臣看出來。

只不動聲色的吩咐道:“國家以策取士,先生們讀卷務求公正!”

這句的內涵又是什麽意思?皇帝又出謎題讓大家猜了?

又有精明的人物便意識到,首輔這樣被視為接近宰相的人物,實際上的文臣第一人,被長篇大論的攻擊完了後,皇帝居然連個表面撫慰都沒有!

或者說,哪怕生性刻薄的皇帝當眾訓斥張首輔一頓,也可以視為明面敲打,實際還是挽留的意思。

結果皇帝居然無動於衷,淡漠的沒任何表示!而且還有心情聽始作俑者的兩首詞。

這給人的感覺就是,似乎想等著張首輔犯個錯,就名正言順的讓張首輔致仕……

散場後,群臣步出文華殿。

向南走是文淵閣,內閣辦公地;向西走是左順門,出宮要從這邊走。

首輔張孚敬突然停住,對繼續往西走的夏言斥道:“夏桂洲!你管好你的人!”

夏言居然沒有頂回去,只是連連苦笑。這是秦德威自己搞出來的,不關他事啊!

但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太脆弱了,想與首輔聯手根本沒戲了。

早知道,那天就該把負氣走人的秦德威追回來。

你以為的朝堂鬥爭:首輔大學士和吏部天官宛如兩小兒辯日,低水平撕逼。

真實的朝堂鬥爭:互為政敵的首輔大學士和吏部天官,嘗試在殿試前聯手演戲,打消他人疑心,再瓜分殿試名次。

但誰想到,一個準進士考生,直接跳出來手撕首輔?

如果沒有秦德威搗亂,原本歷史嘉靖十四年殿試最終結果如下:

三鼎甲裏,兩個浙江人,一個江西人。而張孚敬是浙江人,夏言是江西人,真巧合了。

其中狀元在前面會試是第二百九十四、榜眼在會試是第二百五十三、探花在會試是第一百五十三,全連秦德威都不如!

二甲前十名裏,兩個浙江人,三個江西人,兩省占了一半,大概也是巧合。

會試的第一名會元許谷,來自坑比的應天府,最終殿試名次就只有二甲第十一。

會試第九十一名秦德威,同樣來自坑比的應天府,最終殿試名次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