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寧縣新時代(第2/2頁)

馮老爺作為後輩,對即將退休的吳老爺稍微讓步了一下,承擔下一些公款虧空,也不算多,任上慢慢彌補就是了。

然後張師爺經秦德威引薦,繼續留在縣衙做新知縣幕僚,負責錢糧和禮儀性雜事。秦德威還是幫忙刑名事務,他又建議馮老爺再找個信得過之人,專門負責文牘往來。

正堂知縣和縣丞不一樣,乃是整個縣的官方代表。但凡發到縣衙的文牘都要找知縣,但凡寫信來打秋風的也都找知縣,全都需要知縣回饋。

別忘了,我大明官府主要是靠公文往來維持運轉的,上下級衙門官員輕易不相見。

不像那電視劇裏的大清,下級可以隨便去上級衙門串門拍馬屁,上級沒事兒就召見下級衙門官員訓孫子。

上任儀式是從簡了,畢竟馮老爺並非是從外地過來的,只是衙門內部換了個大堂,而且官舍還搬到了專屬知縣的大宅院。

再說那都是馮老爺的熱鬧風光,秦幕僚不稀罕也沒多大心思操持。

然後朝廷的表彰詔旨也發了下來,褒忠祠項目正式開始啟動。這本來是計劃作為馮老爺離任收尾項目,結果陰錯陽差的成了馮老爺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項目。

秦姓義士從自家荒廢園子割出了不知一畝還是三分地,被捐獻給了官府。

大明南京城江寧縣全面進入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