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河水清

柴鑫榮裹著厚重的軍大衣,乘坐直升飛機,時不時去看江河的狀況。

飛機的行駛速度很快,所帶動的狂風讓他凍得流鼻涕,柴部長不得不在內裏貼了暖寶寶,腦袋和脖子用圍巾裹得嚴嚴實實去看兩河流域的狀況。

直升飛機先是貼著長江飛的,元旦這樣特殊的日子,幾乎沒有選擇打魚的人,江邊只有一些釣魚佬在寒天冷月裏垂釣。

巨大的發動機轟鳴和螺旋槳旋轉的噪音讓他們往江中心看。

他們好奇地看著貼著江飛行的直升飛機,飛機的螺旋槳把水往兩邊推,這才惹得釣魚佬們抱怨不已。這可廢了他們提前打好的窩了。

而釣魚佬們所不知道的是,就算是沒有這架直升飛機,今天也注定是一個難以收獲的日子。

河水得到了凈化,有微不可查的靈氣殘留在裏面,河水之中的一切都讓他們歡喜,而釣魚佬們所帶來的釣鉤是外來物,沒有這靈氣附著,水中的魚兒們寧願去吃河水之中自帶的水草、紅蟲,而不是吃看起來不錯的釣魚肉蟲。

柴鑫榮旁邊有幾個還在吸鼻子的老教授,他們定期會借助無人機查看長江的情況,很少有這樣坐直升飛機看河流的狀況。

現在坐在直升飛機上,有些冷,但是老教授們看這樣奔騰不息的長江,怎麽都看不夠。

這條孕育了華夏文明的河流,奔騰的更為順暢了,滿是生機和活力,簡單的風景讓人看得入迷。

偶爾可以看到覓食的水鳥,這些鳥兒也是歡喜,水中的魚兒更好吃了,成年的水鳥喙中銜著捉到的魚叼回去給自家的幼崽吃。

嗷嗷待哺的幼鳥仰著頭,幼崽對靈氣的變化要比成鳥靈敏得多,當吃到了小魚後,幼崽的眼睛都亮了起來,嗷嗷嗷地把嘴張開得更大。

大鳥歪了歪頭,親昵地用喙捋順了幼崽的羽毛,緊接著振翅而飛,去給幼崽捕魚。

等到了入海口,入海口的變化是最讓他們欣喜的,空氣清新了、水更清了,盤旋在入海口處的海鳥更為活躍。

一個老教授顫抖著手,用手鞠了一把水到唇邊,他不顧旁邊人的阻攔,硬是要喝一口。

老教授不住地點頭:“是的,是這個味道。”

在這一大片的工業園區建立之前,老教授就是這裏漁村的孩童,那個時候夏天沒有空調,村子裏的孩童消暑的方式就是在這裏紮猛子。

老教授曾經就是其中遊泳的一把好手,他會大口大口直接飲用長江水。

他眼見著化工廠興建,河水漸漸渾濁了起來,甚至散發著臭氣,別說在這裏遊泳了,甚至婦女都不會在這裏洗衣服。

等到國家開始重視環保,管束這一片工業園區,水質的狀況確實是在好轉,但是太慢了,老教授以為自己死之前都看不到這一片水域的復清,卻沒想到現在就等到了好轉的契機。

“好好好。”老教授取下了眼鏡,擦了擦眼角的眼淚,“還有黃河呢。”

長江有這樣的變化,那麽華夏文明的搖籃黃河呢?所有人心中都有期待。

直升飛機加了油後,飛行行到了黃河流域。

黃河曾經在經過黃土高原以後,水中夾帶大量的泥沙,而現在黃河水清了起來,正值元旦佳節,不少出遊的百姓們都在圍觀這一奇景。

當一行人順著黃河走的時候,正好有一家三口在討論黃河。

年輕的媽媽:“黃河居然還會清,好神奇。”

年輕的爸爸:“確實好稀奇,我來查一下。”

男人抱著人類幼崽,他低頭拿手機的時候,幼崽胖乎乎的小手趁機去抓父親的眼鏡,抓到了父親的眼鏡,他的嘴角瞬間揚了起來,成了彎彎的弧度。

胖乎乎的小手已經攥住了父親的眼鏡腿,年輕的媽媽也抓住了這只肉乎乎的小手。

“不可以哦。”媽媽把眼鏡給丈夫帶好,同時把孩子抱入到自己的懷中,好讓丈夫可以繼續用手機。

年輕的爸爸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對孩子很無奈,自從孩子大了,就常常會有這種“意外襲擊”。

丈夫很快就查好資料,告訴了妻子:“有這樣一句話:《幼學瓊林》有這樣一句,聖人出,黃河清。意思是黃河水常年混濁,偶然的清澈是祥瑞的征兆。雖然很罕見,但是歷史上是有這樣的情況出現的。專家也說了,現在國家大力氣地加強環保,穩固黃土高原的水土,所以黃河清這個現象在今年出現,以後的環保會越來越好的。”

年輕的媽媽點頭,抓住了幼崽的小手,“以後好好學習,爸爸媽媽不懂的,以後就要問你了。”

“是啊。”戴眼鏡的父親揉了揉孩子的腦袋,“以後也要做科學家,把家鄉的環境保護好,讓黃河清不再是一時,而是一直有的。”

一行人聽到了一家三口的話,等到走遠了,柴鑫榮才說道:“百姓們都期盼水土可以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