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燕王派到南越執行這個任務的是一名中年幕僚,名叫馮天瑞。

年還未過,馮天瑞接了任務就坐船南下,到廣州時已是二月初,春暖花開之時。

他背著手下了船,看著碼頭上數不清的船只,來來往往的車輛和商旅,不禁感慨:“這南越看起來也不是那麽荒涼嘛。”

“廣州是南越第一城,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又鄰海船運發達。但刨除掉廣州,或者出了廣州城往西,只需走了十來裏就荒涼得很。聽說再往西和南的一些地方,一個州府不及京城周邊的一個縣大,人口往往就萬余名。”上次跟李安和來過廣州的一名隨從解釋道。

馮天瑞點頭:“原來如此,這就說得過去了。”

若南越的城市都如廣州這樣,那就不會是流放發配之地了。

他們在碼頭租了兩輛車,進了城,給劉子嶽的府上遞了一封帖子,然後便在城中等候消息。期間,馮天瑞幾乎將廣州城逛了個遍,廣州城內商業發達,尤其是涉及出海的商貿,是其他地方不及的。而且城裏偶爾還能見到幾個高鼻梁紅頭發五官深邃的異鄉人,這都是到廣州來做買賣的外番人。

不過廣州的商業氛圍再濃,那也越不過廣州商會,自然也繞不過劉記商行。

馮天瑞親自去劉記商鋪開的幾個鋪子轉了一圈,看到店鋪外排隊購買白糖的長隊,再問清楚南越的白糖價格後,他算是明白殿下為何會對這麽一個商行這麽重視了。

廣州城內的白糖竟然只賣四十文一兩,比京城便宜了一大半,雖說要限購排隊,但也足夠令人眼饞了。劉記真是財大氣粗,為了回饋本地百姓,竟賣這麽便宜。

他們的白糖完全不愁賣,若是運到京城或江南這等富庶之地,多賺一倍的錢都有余。但硬是有商人看到這麽高的利潤不賺,難怪廣州百姓對劉記的印象這麽好。

可惜再好又有什麽用,沒跟對主子啊。

馮天瑞笑了笑回了客棧,接到了消息,平王明日回城,請他過去一敘。

次日,馮天瑞穿戴整齊,登門拜訪。

劉子嶽本來是不想見他的。自從南越的軍務落到他頭上後,他這些哥哥們就不消停,三天兩頭派人來,真是讓人不勝其煩。

但都晾了對方好幾天,對方都還耐心地等在城裏,看樣子是不見到人不罷休了,他便松了口,看看他的好三哥又有什麽事。

見過禮後,劉子嶽請馮天瑞坐下,主動開口問道:“先生應是年前就出發了,三哥這麽急地派先生過來,莫非是有什麽急事?”

馮天瑞拱手笑道:“確實有一件急事要與平王殿下相商,廣州城內的劉記商行,平王殿下可有聽說過?”

劉子嶽眯起眼,笑道:“有所耳聞,賣白糖的嘛。”

馮天瑞狹長的眸子上挑,露出幾分狡猾:“聽過就好辦,平王殿下是自己人,小人就不妨與平王殿下透個底。”

他停頓了一下,捏了捏山羊胡,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指了指劉記的方向,壓低聲音說:“這個劉記啊,長不了!”

劉子嶽挑眉,疑惑地問:“馮先生何出此言?我雖不懂做生意這事,但也聽說過這個劉記好像在廣州挺有名的,生意也做得蠻大的。”

馮天瑞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得意味深長:“平王殿下,這劉記生意做得再大又如何?到底只是區區商賈,更何況,他們若是做了違法亂紀的事呢?”

違法亂紀?

劉子嶽怎麽不知道?池正業做了一輩子的買賣,方方面面都很注意。

更何況,自從前年李安和在京城出事後,雖然很心動京城的廣大的市場,但這兩三年,他們的貨都沒有運去京城,而是去南洋,其他的則都分銷給了是各地的商人,再由商人們將各種貨運往全國各地。即便後續有什麽違法的行為,也跟他們劉記無關。

劉子嶽輕輕一笑,故意說道:“我聽說劉記背後有人,似乎是有京中的大官給他們撐腰,馮先生說的事恐怕不會發生吧?”

馮天瑞篤定地說:“平王殿下放心,此次的事,劉記背後的人也扛不起。”

劉子嶽心下微沉,馮天瑞說得信誓旦旦,又千裏迢迢跑到這裏來,只怕不是空穴來風。

什麽樣的事連於子林和陳懷義也兜不住?

現在南越實際上是他說了算,在南越,便是天大的事也不算什麽。除非事情不是出在南越,那倒是鞭長莫及。

劉子嶽想到了去西北的池正業,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他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笑呵呵地說:“這樣嗎?不知是什麽事,馮先生可否透露一二?”

馮天瑞故作神秘地笑了笑:“既然平王殿下提起,那小人自當據實以告,聽說這劉記商行私底下在進行非法走私活動。”

“走私?往哪裏,莫非是南洋?”劉子嶽故作疑惑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