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恭喜恭喜,陳尚書。”下朝後,大臣們都向陳懷義道喜。

陳懷義也回禮:“都是陛下擡舉,諸位大人謙讓,陳某實惶恐。”

等應付完這些官員,陳懷義走向傅康年,認真道謝:“多謝傅大人力薦,傅大人之恩,陳某沒齒難忘。”

傅康年見他做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仍舊客客氣氣的,絲毫不拿架子,慶幸自己沒看錯人的同時,臉上的笑容更真誠了:“陳大人客氣了,還是陳大人簡在帝心,頗得陛下信任,傅某不過是提了一句罷了。都是自己人,陳大人就不用謝來謝去的,那麽見外做什麽?”

陳懷義拱了拱手:“那陳某就不客氣了,傅大人請,正好有些公務要向你請教,咱們邊走邊說。”

“好說好說。”傅康年讓他,“陳大人請。”

兩人出了宮,陳懷義才低聲道:“傅大人,剛才在朝堂上,陛下下旨,要給南越五萬件兵器,你看這事該怎麽辦?我這初來兵部,什麽事都不清楚,兩眼一抹黑,還請傅大人點撥一二。”

名義上是請傅康年點撥,實則是在詢問傅康年要不要按照聖上的旨意給這五萬件兵器。

傅康年心裏現在自是一萬個不願意給,可現在太子等人都還盯著兵部,若是再出紕漏,陳懷義這還屁股都還沒坐穩的兵部尚書的位置就要讓人了,下次再上來的恐怕就是太子或燕王他們的人了。

到時候來個跟他們不是一條心的,彼此掣肘,什麽事都辦不成,最後這五萬件兵器還是得給出去,恐怕還不止。

就像這次,陛下本來是給四萬的,見平王受了委屈,一心疼,大手一揮加了一萬,算上平王扣留的五千件好兵器,這不是讓平王白白多拿了一萬多件兵器嗎?

想到這裏,傅康年就有些心疼和後悔。

早知道是這個結果,他們就不該在兵器上動手腳的,這樣也不至於搭進去一個萬澤民。

前頭已經受過教訓了,他自是不想再重蹈覆轍,因此忍著心疼對陳懷義道:“陛下的旨意咱們自是要照辦,絕不能像上次萬澤民那樣,出了亂子,這次的事一定要辦得妥妥貼貼的。”

陳懷義微笑著頷首:“傅大人說得有理,這是我上任的第一樁差事,且不能辦砸了,不然在陛下那沒法交差。”

在傅康年這裏過了明路,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陳懷義名正言順地讓兵部給了一批不錯的兵器,只在最後十幾箱子裝了些一般般的湊數,還心有戚戚焉地對新上任的武庫司說:“這些陛下應該滿意了。”

次日,他上書奏明了此事,將所有的兵器的種類、來歷都說得清清楚楚的:“陛下,送往南越的五萬件兵器中,其中大刀三萬件,乃是河西制造所於延平二十三、二十四年制造的,長矛一萬件,乃是京城器械司於延平二十五年所制,余下一萬件是□□,跟長矛所制的年份一樣,也是由器械司所制。”

延平帝聽後極為滿意,贊道:“還是陳愛卿的賬目清楚,一樁樁一件件,都有档案可查,這點值得諸衙門好好學學。若辦事都像陳愛卿這樣,怎麽會出亂子。”

群臣連忙說是。

但大臣中出現了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常為民道:“陛下,這光有□□沒有箭矢怎麽用?不跟無水之源一樣嗎?聽說南越制造兵器的水平特別落後,這一萬只□□恐怕是要束之高閣了,陳尚書挑選兵器的時候就沒考過這點嗎?”

陳懷義心頭一喜,知道好事又要來了。常為民這刺挑得好,挑得妙啊。

他故意慚愧地以退為進:“這……陛下,是臣思慮不周,臣這就將□□換成其他的兵器。”

延平帝輕嗤了一聲:“換什麽換?再搭個十萬支箭不就行了?哪有光送□□不給箭矢的?”

陳懷義一副認錯的樣子:“是,是,是,此事是臣沒考慮周全。”

晉王和傅康年差點氣得吐血。陳懷義這份武器的清單,當時也給他們看過,但兩人當時都沒想到這一茬,誰能料到朝堂上會跳出來個常為民壞事,真真是可惡。

事已至此,兩人也只能郁悶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但等下朝出紫宸殿時,晉王特意落後了兩步,等沒什麽人的時候,他直接對太子說:“二弟防我如防虎,可我在二弟的眼皮子底下,做了什麽二弟都一清二楚,但七弟就未必了。二弟就不擔心引狼入室,弄個前有狼後有虎的局面?屆時悔之晚矣!”

太子自覺扳回了一城,心情很是痛快:“大哥不必挑撥離間,七弟是什麽樣的人,你我都清楚。再說了,都是自家親兄弟,怎麽能叫引狼入室呢?父皇不是時常教導我們要友愛嗎?當哥哥的心疼心疼弟弟,有什麽不對?況且南越也是大景的國土,給南越增加些兵器,保南邊平安怎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