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老爺,您猜小的在街上看到誰了?”楊管事激動地說。

李老板擡頭看他:“瞧你這興奮的樣子,難道是看到黎大人了?”

楊管事搖頭:“比黎大人還稀奇,小的在街上看到了池三爺!”

李老板手裏的湯勺掉到了桌上,也無暇顧及,蹙眉道:“他怎麽會跑到廣州來了?”

池家在廣州沒有任何的買賣,以前池家的船隊也不走這條線。

“小的也不知道,不過小的已經讓人跟著他,看看他去幹什麽。”楊管事連忙說道。

李老板悶悶不樂了好一會兒,連飯都沒心情吃了,背著手便往外走邊說:“派人去查清楚他到底來幹什麽的,有消息速速來匯報。”

到了中午,楊管事就搞清楚這是怎麽回事了:“老爺,查到了,池三爺是為了白糖而來。今日上午,劉記商行在碼頭的那五六萬斤白糖已經悉數搬上了池家的船,中午池家的船就啟程出發了。小的還聽到一個小道消息,說是白糖又漲價了,這次池劉兩家交易的價格是一百文錢一兩!”

“一百文一兩?”李老板倒吸了一口涼氣,很快就琢磨過來,恨恨地磨牙,“池老三這回賺麻了。”

又是提價,又是不遠幾千裏親自跑過來拿貨,連運費都一並承擔了,若是沒有重利可圖,池老三會這麽積極嗎?

楊管事一想也是,訕笑:“應該是賺了不少,真是便宜他了。”

可不是便宜了姓池的這王八蛋。

他都來廣州一個多月了,什麽事都沒辦成,這家夥才來兩天就拿了這麽多貨走。

李老板心裏嫉妒得發狂,又恐被池家甩出一大截,氣哼哼地問道:“劉家那邊還沒消息嗎?”

楊管事硬頭頭皮搖頭:“還沒,不過劉府也沒接待其他客人。”

這並不能安慰李老板,他只知道自己白白浪費了這麽多時間。但沒辦法,現在是他有求於人,不是別人求他,只能裝孫子了。

但很快李老板就沉不住氣了。

因為幾天後,劉府陸續給廣州的商人發了帖子,請他們上門做客,其中包括苗掌櫃、周掌櫃等人,反正廣州城有頭有臉的商人大部分都收到了帖子。

李老板卻一封都沒收到。而他派人送去劉府的帖子,全部石沉大海。

便是用腳趾頭想也知道,肯定是劉七小家子氣,還在記恨去年棉花的事,不肯見他。

李老板氣得咬碎了一口的銀牙,惱怒地說:“以後不必派人去劉府送信了,我就不信離了他劉七我就弄不來白糖了。”

他現在之所以沒有白糖,還是因為缺少甘蔗。

廣州附近的鄉下,雖有種植甘蔗的,但都比較少,只拿來哄自家孩子。所以哪怕李老板知道了甘蔗制白糖的法子,短時間內也沒法弄到這麽多甘蔗榨糖。

楊管事在一旁拍馬屁:“老爺說得是,又不會只有他劉七才知道怎麽制白糖。”

話是這樣說,但做起來很復雜,而且需要提前準備。

如今已進入了二月,天氣暖和,正是種植甘蔗的好時候,若想秋冬收一波,現在就得開始種了。

不過李老板到底是外來戶,在城裏有些人脈,但在鄉下就沒那麽好使了,最好的辦法還是找本地的熟人出面。

李老板扒拉著手裏的名單,將目光落到了羅英才身上。

最近羅大少爺非常不得志。

因為前幾天,他千方百計掩藏的事還是被羅老爺子知道了。

羅老爺子得知年前自家的造船廠遭遇了好些老客戶的毀約,訂單損失過半,新的訂單也比往年少了不少,船廠的匠人們都空閑了下來,一個月只用幹一半的時間,還有半個月都歇著時,氣得當著賓客的面抄起條凳就往羅英才身上打。

羅英才怕極了,邊躲邊求饒。

當時在羅家的客人也跟著勸。

可怒火中燒的羅老爺子哪聽得進去,今天不收拾一頓這個不成器的孫子他氣恨難消。

最後倒是打了羅英才一板子,但身體本就不好的羅老爺子也在跨過門檻時摔了一腳,傷到了腿,臥床不起。

惹出這麽大的簍子,羅英才自然又被好好訓了一頓。

不光如此,羅老爺子醒來後,對這個沒什麽本事,還好面子,愛自作主張的孫子徹底失望。

他將羅英才叫道床榻邊:“你知道你這次錯在哪兒嗎?”

羅英才跪在床前,低聲說:“孫兒,孫兒不該瞞祖父的。”

“你也知道不該瞞我,可你還是瞞了我這麽久,就是怕老頭子訓你,怕丟人?”羅老爺子嘆息,“我祖父,當初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匠人,從給漁民修補造船,一點一點,用了一輩子的時間才為羅家積累了這份家業。當時羅氏造船廠還沒我現在住的這個院子大,裏面的匠人也不過四個,其中一個還是我的祖父。到了我父親那一代,羅氏造船廠由一個幾個人的作坊壯大到了有二三十人,一年能造五六艘船的規模,再到老頭子,還有你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