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建了商隊,以後必然要經常來廣州,總住客棧既浪費錢,而且也沒那麽方便自在舒心。

因此劉子嶽打算在廣州城買一座房子作為落腳處。

不過這次帶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派出去幹活了,剩下的還要保護他的安全,也沒特別合適的人派出去看房子。

劉子嶽想著反正呆在客棧也沒什麽事可做,不如出去逛逛,順便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畢竟是以後自己要住的,當然得選個他喜歡的,手底下這幫粗人也未必了解他的喜好。

於是次日,他就帶了幾個侍衛出門找牙人看房。

牙人便是古代看房的中介。古代的中房屋買賣中介費極高,要十個點,倒是朝廷收的房契稅比較低,只有三個點。

因著高昂的傭金,牙人們都特別熱情周到,一下午就帶劉子嶽看了好幾套房,見劉子嶽都不是很滿意,又約定好明日上午繼續帶他去看房子。

廣州的房子對比京城,便宜了許多。

京城大,不易居,一套房子少說也上萬貫錢起步,但到了廣州大部分小房子都只要幾百貫錢,甚至有些偏僻簡陋又很小的竹筒屋只要幾十貫錢。

當然也有貴的,地段好,屋子比較大的也要幾千甚至上萬貫錢。

看了三天,劉子嶽挑中了一套兩進三開間的房子,硬山頂式建築,四十二間廳房,七座天井,兩條火巷。墻壁是竹編灰壁,用竹片和竹篾編制而成,再刷上一層薄薄的貝灰泥,隔熱避震,地面還鋪著地磚,恢弘精致,又融合了當地的地方特色。

而這麽一座距易場只有幾百米的大房子只需要兩千貫錢。

劉子嶽當天就付了錢並去府衙過了契,第二天就收拾收拾搬進了新房子。

而這時候,廣州易市有專門大規模收購棉花的商家這事也傳了出去。

當然,這是由李老板、周掌櫃他們牽的頭。

這些商人有錢有人脈,直接就在易市弄了個店鋪,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幾個顯眼的大字“收購棉花”,門口還放了兩個竹簍,裏面裝滿了棉花,這樣即便是不識字的人看了也知道這個店鋪進行的是棉花買賣。

他們對外的收購價是四十文,雖然比市場上零零散散的零售價格低了一半,但需要的量大,來多少收多少,這對住在離廣州城比較遠的農民來說是一個福音。

並不是所有農民都住在城郊的,那些住得遠的,又沒什麽馬車牛車,只能靠雙腳走到廣州,路上就得耗費幾天的功夫。

若是帶著棉花進城擺攤,雖然單價高一些,可一天也賣不出去幾斤,一擔棉花怕是得賣好幾日甚至更久才能賣完,這期間在城裏住宿、吃飯哪一樣不要錢?還得提防被小偷小摸和地痞流氓盯上,所以還不如全部賣給大商家,拿了錢趕緊回家更穩妥。

所以等這個消息傳出去後,城外陸陸續續有一些農民拿著棉花進城賣。

幾天下來,李老板他們倒是收購了一些棉花,不過量並不大,因為都是農民少量種植自己家用不完才拿到城裏來賣,補貼家用的,少的幾斤,多的也就幾十斤上百斤,累計起來也不過收購了千余斤棉花罷了。

其實也不算很少,畢竟才剛開頭。

但誰讓他們比較的對象是劉子嶽呢,想到劉子嶽那十萬斤棉花,這一兩千斤就完全不夠看了。

於是李老板詢問:“周掌櫃,你們跟那姓劉的小子住一個客棧,他最近可來找過你們?”

周掌櫃搖頭:“沒有。年輕人怕是咽不下這口氣,不若咱們給他一個台階下吧。”

周掌櫃覺得還是和氣生財比較好。他們這些人並不是不想做這筆買賣,只不過是有恃無恐罷了,但萬一劉七氣性大,拼個魚死網破也不願將棉花賣給他們呢。

“周掌櫃,你多慮了,我向客棧打聽過,那小子昨日就已經離開了客棧,估計是沒找到合適的買家,灰溜溜地回家了吧。”陶掌櫃笑眯眯地說,“等這小子回家冷靜冷靜,自然就會來找咱們了,他那麽多棉花總不能都爛在倉庫裏吧。”

李掌櫃也贊成,好幾千貫錢呢,年輕人就是氣性再大,也不可能為了爭這麽一口氣白白放棄這麽多錢吧。

“先不管這小子了,派人在四個城門口,大力散播咱們收棉花這個消息,盡早多收些棉花裝船北上。”李老板嫌這個進度太慢了。

於是他們又分派了十幾個夥計,不光是在城門口,還在城裏主要的道理、易場散播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廣州城在大力收購棉花的消息傳到了周遭的鄉村、鎮子和附近幾個縣。

每日都有農民挑著擔子,背著竹簍,裝滿了雪白的棉花從四面八方湧入廣州城。

而範炎帶著兩個侍衛支的攤子因為來得晚,又沒什麽人脈,只在易場的最裏面偏僻的位置支了個攤子,知道的人並不多,所以哪怕收棉花這事在城裏已經不少人知曉了,他們價格也開得高,還是沒幾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