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七月末,枝頭上的棉花有些開始盛開了。

南越不比西北,夏季多雨,幾日一場雨,有時候還會遇上連續好幾天的陰雨天氣,因此不能像西北幹旱少雨地區種植的棉花,等枝頭上的棉花全部盛開得像一朵朵白雲才開始采摘。而是開始裂口就采摘,隔幾日采摘一次,直到枝頭上沒什麽棉花為止。

棉花采摘回來後,還要剝殼曬幹,經過加工去籽後再做棉被或是棉衣等物。

這是一項非常耗費勞動力的工作,好在對勞動力的要求不高,女人、孩子、老人都可以做,只要手腳利索就行。

也是這時候劉子嶽才知道,采摘棉花也有許多竅門,首先便是一大早不能去采摘,因為棉花上還有很多露水,若是這時候摘回去,遇到陰雨天氣,沒將露水曬幹,棉花就很可能發黴。

他們今年總共種植了一千來畝地的棉花。

這時候棉花的收成很低,一畝地僅能產一百余斤棉花。但架不住他們地多,粗略估算,今年也能產個十幾萬斤棉花。

如此多的棉花,光他們自己這點人是沒法消化完的。

南越地處南方,冬季氣候比較暖和,大家對棉被、棉衣的需求較小,而且不少農民會自己種植一部分棉花自用,不會花錢去出去買。

所以他們這麽多棉花在本地是沒有什麽銷售市場的。

不過劉子嶽先不管這些了,南越再暖和冬天也是要蓋被子的。

他先讓人做了幾十床薄棉衾,也就是棉被,留了幾條自用,然後所有屬官,包括陶余,一人兩床。

收到棉衾,別說陶余了,就是冉文清等人都很高興。

因為這時候的棉衾在北方還是個稀罕物。

目前,大景的棉花種植區多位於邊疆,比如南越、西北等地,還沒有推廣到江南、

至於怎麽過冬,官宦勛貴豪紳等多是用動物皮毛、棉衾、炭火、湯婆子等物取暖禦寒,而窮人更多的是在被套裏填充蘆花、柳絮等物。

棉花普通百姓很多是用不起的。

其實別說這時候了,就是到了民國,棉對底層百姓來說也是比較貴重的東西,一件棉襖拿去當鋪都能當幾個銀元不等。

而王府屬官多是低級官員,俸祿不高,即便買得起棉衾,也做不到每間臥房都備一床,如今平王一送就是兩床,他們如何能不高興。

劉子嶽看大家這麽喜歡棉衾,下令讓人繼續做棉衾,給府中的侍衛、奴仆一人也發一床,反正他們的棉花很多。

不過府裏總共就三百多號人,即便一人一床薄被也用不了多少棉花,他們倉庫裏的棉花還是每日見長。

到了八月中旬,冉文清就有些發愁了,對劉子嶽說:“殿下,棉花快將倉庫堆滿了,這可如何是好?”

劉子嶽早想過這個問題了:“派人去廣州、連州、高州尋找有沒有合適的商人吧。”

這麽多他們肯定是用不完的,賣出去還能換些銀子回來,給他日益縮水的小金庫回點血。

冉文清也是這個意思:“是,臣明日就派人出發。”

過了六七日,派出去的人陸續回來了,帶回來的消息不怎麽好。

那些行商一聽興泰這個地方,很多不信,覺得他們是騙子,即便有個別相信的,也嫌路難走,又篩掉一部分人選,倒也有個別感興趣的,可將棉花的價格壓得極低,五十文錢一斤的價格都開出來了。

劉子嶽聽完直皺眉,五十文錢一斤,這些人做什麽白日夢?

京城一床棉衾要售賣好幾兩銀子,而一床棉被也不過用幾斤棉花罷了,即便加上運費、加工的費用,這個利潤也要翻好幾倍。

五十文一斤的價格,這些人怎麽說得出口,當他是傻子啊!

現在這種情況,很大一個原因是酒香巷子深。他們這地方棉花雖多,但興泰還岌岌無名,連聽說過的人都沒幾個,大商家根本不相信他們有這麽多棉花。

琢磨少許,劉子嶽對冉文清說:“冉長史,我準備帶幾車棉花去一趟廣州,興泰這邊就交給你了。”

冉文清知道,劉子嶽其實老早就想去廣州了,只是前陣子天氣太熱,他們又還沒安頓下來。

如今鮑全帶著人回來了,興泰也迎來了豐收的季節,平王殿下的心又野了。

罷了,殿下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向往繁華的都市,想出去玩玩也正常。

至於能不能將棉花賣出去,冉文清沒抱太大的希望,他就當殿下是去廣州散散心,玩樂玩樂。

不過為了劉子嶽的安全,他讓鮑全帶了一百名侍衛隨行。

劉子嶽聽到這個人數就皺眉,帶這麽多人,那一進城就得驚動官府,又是一番應酬。而且估計商家看他們這陣勢也會避開。

他的身份放出來,商家價格出低了怕得罪他,出高了吧自己賺頭又少,還怕他這個親王難伺候,一不小心得罪了他。關鍵是他這個親王已經遠離了權力中心,也沒什麽權勢,人家討好他,給他送銀子也得不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