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看舒耀這副如喪考妣的模樣,文武百官都明白了,他先前在撒謊。

只是這個章晶明到底是何人?竟會惹得陛下大動幹戈,也讓舒耀反應如此之大。

大家左思右想,也實在想不出這是哪號人物。倒是戶部左侍郎隱約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好似在哪裏見過,回了吏部翻翻卷宗,應該能找到。

延平帝看著舒耀這樣子就明白,奏折中所言怕是不虛。

好,很好,一個破落勛貴就敢勾結地方官員對他的兒子動手,這些家夥真是反了天了,還有沒有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舒耀,你有什麽要說的嗎?”延平帝冷冷地問道。

舒耀真是恨死章晶明了。虧得向氏說她這個妹夫做事妥帖,就是時運不濟,落到了封州那等破落地方,結果呢這個章晶明真是坑死他了,這種書信也是能留的嗎?

再恨也沒法子,既然這封信能從幾千裏外落到陛下手中,那說明章晶明已經落網了,很可能什麽都招了,自己這時候再隱瞞,什麽都不肯說也沒用,還會觸怒陛下。

舒耀在心裏權衡了利弊後,撲通跪在地上,用力磕頭,邊磕邊痛哭流涕地說:“陛下息怒,都是微臣的錯,微臣,微臣侄女自打被平王退婚之後整日以淚洗面,短短一個月就瘦得不成樣子了。微臣見了心裏不忿,一時鬼迷心竅,想給平王一個教訓,出這口惡氣。正巧這時候章晶明給微臣寫信來,微臣就想著讓他給平王使點絆子,但微臣絕對沒有傷害平王殿下的想法,請陛下明察。”

他承認了這事,但將責任都推到了章晶明頭上。

反正他在京城,隔得老遠,頂多透露出這麽點意思,章晶明怎麽做的他可不知道,完全可以推脫過去。

而且年前章晶明送來的那封信中也說了,只是搶劫了平王的一部分銀子而已,並未傷及平王分毫,他這麽說也沒錯。

哪怕舒耀已經極盡美化自己了,但這番還是在朝堂上炸開了鍋。

舒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敢勾結地方官員,對平王動手。

雖說平王被發配去了南越,可那也是正兒八經的龍子龍孫,輪得到舒耀這麽欺負嗎?難怪陛下如此大動肝火呢!

太子更是震驚。收到的那封不知來歷的信,他一直將信將疑,總得來說還是以不信居多,畢竟舒家一年不如一年,舒妃也不怎麽受寵,十一皇子還是個十歲的孩子,舒家哪怕就是有什麽念頭,應該也不至於這麽早就跳出來才是。

他懷疑老大老三老五老六老八,甚至是老七都不會懷疑到舒家頭上。

可現在舒耀親口證實了,舒家勾結地方官員和土匪對老七動手。他們敢對老七動手,為何就不敢給他使絆子?

這一刻,太子心底原本的兩分相信瞬間飆到了五分,怎麽看舒耀怎麽不順眼。尤其是想到秦賢被革職賦閑在家,自己失去這麽大一個助力,更是將舒家給恨到了極點。

“父皇,舒家膽大包天,勾結地方官員其罪為一,對皇族動手,以下犯上,其為二,與土匪有勾連其為三,一樁樁皆是不可饒恕的大罪,請父皇嚴懲!”

太子身為儲君,在朝堂上說話還是比較有分量的,更何況舒耀自己都承為了報復平王跟地方官員勾結的事了。

面對此種情況,大臣們也不懼表態,紛紛站出來:“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舒家膽大妄為,對平王動手,罪加一等,當嚴懲不貸!”

舒耀懵了,他記得他們沒得罪過太子吧。相反,每次見了太子都格外小心殷勤,太子為什麽這麽對他們?不說拉舒家一把吧,也別落井下石啊。

更令他絕望的是,晉王也站了出來:“父皇,此事太過嚴重,必須得嚴查嚴懲,以儆效尤,兒臣以為,當讓大理寺和刑部聯合徹查舒家,還七弟一個公道!”

舒耀幾近昏厥,哪家沒點見不得人的事啊?若真讓大理寺和刑部徹查舒家,再挖出點什麽來,便是大羅神仙下凡怕是救不了他們了。

“陛下,陛下,微臣認罪,微臣所做之事已經悉數交代了。微臣真的是一時糊塗,愛侄女心切,才做下這等錯事,請陛下明鑒啊!”

延平帝冷冰冰地看著他,眸子沒有一絲溫度:“征遠侯舒耀勾結地方官員和土匪,搶劫平王,膽大包天,罪不容赦,革除征遠侯的爵位,押入天牢,聽候發落。大理寺和刑部,徹查舒家,三日後,朕要看到一個答案!”

說罷,延平帝就宣布了退朝。

幾個侍衛上前將還在磕頭求饒的舒耀拉了下去。

舒耀幾近絕望,聲嘶力竭地喊“陛下”都得不到任何的回音,最後被人像拖一條死狗一樣拽出了紫宸殿。

玉芙宮,舒妃正在刺繡,忽然感覺心神不寧的,一個不小心,針刺到了手指頭上,疼得她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