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抱著突破後的舒暢,張榮方倒頭睡下。

第二日一早。

他沒有跟著其余修行弟子做早課,而是去了寮房,也就是管理安排弟子各種事務的地方。

由一文修執事安排他下山去縣裏的準備。

執事姓徐,名仲春,是個胖乎乎,戴了一副黑邊眼鏡的老道士。

眼鏡沒有鏡腿,而是用一根繩子繞後,和道髻頭發捆在一起。

張榮方也不意外,這大靈和他上輩子認知的中國古代,很多地方都相似。

有眼鏡也很正常。

“張師侄,華新縣那邊的清和觀,我們已經常駐了三名品級武修,帶頭的是李衡師侄。

你過去一切聽從李衡安排。若有雜事私事,可向李衡請述。

另外,具體出發時間,是今天之內。

山林野獸眾多,最好一路上不要走岔道,多走官道,以免遭遇危險。

這是給你的幹糧包。”

許仲春笑眯眯的遞過來一個灰不溜秋的小包裹。

“多謝徐師叔提醒。”張榮方連忙接過,點頭行禮。

在這地面禮數必須做到位,否則稍有不對,就可能會出事。

“這次張師侄你要帶隊的,是三人,都是去縣裏輪值的。這是你們的文牒,拿好。”

許仲春又遞過來一疊皮紙制成的小本子,上面用小字寫了很多內容。

如姓名,籍貫,道籍在哪,去過什麽地方,去的地方每一個都有一個印章留下,還有文牒發放地之類的信息。

這就是古代的護照了。

張榮方小心接過。

沒有這東西,在大靈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城。所以必須得小心收好。

出門,和一起出發的其余三人見過面後,張榮方帶上自己行李,去師傅張軒那裏和師傅師兄告別,之後才從清和宮山門,緩緩走出。

一行四人走了數百米,張榮方驀然回頭,看著那清和宮的三洞山門。

道教山門的三個洞,象征三界,分別是太極,無極,現世。

跨入山門,代表著便是跨出三界。

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中的三界便是指的這裏。

此時張榮方回首,望著清和宮寧靜的諸多建築群,心頭莫名的有種即將離別的感覺。

清和宮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避風港,第一個安身躲雨之處。

如今終於要走出這裏,走出這個舒適圈,踏入真正的大靈。

這一次常駐華新縣,他按照規矩,最少要在外呆上一年。才能輪換返回。

一年……

“師兄?”身後傳來其余道人的聲音。

張榮方回過神來。

“走吧。”

他轉身,望著前方一望無際的山林樹海,感受著身上剛剛突破帶來的充沛力量和體能,心中再無畏懼,大踏步,往前走。

……

……

……

“金蠶豆,脆又香,吃了一把,滿口香!”

“熟鴨蛋,五文一個,油汪汪,面又香!”

“補皮靴啦,一次十五文,手藝好不留疤。”

“上好燈油在洪記,芝麻油,魚油,香果油,白桐油,樣樣皆有!”

熱鬧的集市上,人流湧動,挑著擔子的小販邊走邊吆喝。

商鋪門前的夥計各顯神通,呼喝叫賣。

酒樓門前一個個雜耍賣藝的,吸引不少路人駐足觀看。

有站著累的,自然便進樓點上點吃喝,邊吃邊看。

打折優惠的水果攤前,衣著粗糙的農戶也能挽著袖子買上幾個打牙祭。

富戶家的夫人小姐,在丫鬟仆人的護衛下,慢慢悠悠的從香粉店,綢緞布行中進出。

戴著圓頂帽,身穿長衣的年輕後生三五一夥,有的說說笑笑,高談闊論,口沫橫飛。

有的負手慢慢悠悠,眼神亂飄。

還有的忽遇熟人,上前駐足寒暄。

“嘿,師兄你來看啊,這成衣店門前擺了什麽東西?”

集市街邊,四個身穿清和宮藍底道衣的人影,正慢慢悠悠的一路順著人流往裏走。

其中走在最前面的,便是身材已經漲到一米七八,體型健壯勻稱的張榮方。

他一身修行弟子的藍底道衣,外披白色馬褂,背上背著一大包灰布包裹,道髻上用銅制月牙卡住長發。

比起之前,他的皮膚膚色微微白了點,已經從偏黑的程度脫離,成了正常人範疇。

聽到身後詢問,他回頭看了眼。

開口的是師妹杜九。

因為年紀最小,幾人都叫她小九。

小九性格活潑開朗,卻又相當懂事明事理,所以長相身材雖然不怎麽樣,但很能活躍趕路氣氛。

“什麽東西?”張榮方順著杜九指著的方向看去。

一家名叫李記成衣店的門前,擺了一塊塊豎著的木板,每一塊木板上都寫著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