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3/5頁)

顧昭瞧著心動了。

都說魚之味,乃百味之味,食之魚,百味無味,所以有魚羊成鮮的說法,其中,要數這春日的魚兒最為鮮嫩。

顧昭的眼眸在江水中搜尋大魚,在瞧到一條大魚時,手訣一番,魚躍騰空,帶起晶瑩水珠。

隨即,只見大魚“砰”的一聲落在了甲板上,鮮活擺尾撲棱。

“好好,顧小郎好本事,今兒咱們有口福了。”

顧昭手中拿著草繩,正待纏上魚嘴時,一道聲音響起,她順著聲音看了過去,笑道,“大人。”

來人正是潘知州。

只見他穿著一身百草霜色的圓領袍子,說是州城操心萬民的知州大人,更像是一位和好友尋山訪水的文人騷客,行進間自有一股灑脫肆意。

“這魚兒倒是頗肥。”他撫了撫須,毫不在意的蹲了下來,跟著一起瞧顧昭手中這撲棱的大魚。

“自然,我撿著最肥的撈的,春日萬物勃發,不單單草木茂盛,這魚兒也是如此。”

顧昭麻利的將麻繩穿過魚嘴,遞給了潘知州身後的錢炎柱,笑道。

“炎柱大哥,就拜托你了。”

錢炎柱就差拍胸膛了,“顧小郎,你就放心吧,我婆娘的手藝不差,我的手藝只有比她更好。”

“喲,咱們小錢還是會燒飯的啊,不過,我也瞧出來了,嘿嘿,你就是個怕婆娘的。”卓旭陽打趣。

“去去去,少在這兒埋汰我,一會兒你不許吃。”

錢炎柱和卓旭陽下去了,兩人提著魚兒,一邊走還一邊笑鬧著。

顧昭收回目光,看向潘知州,問道。

“大人,當真不用化炁成風嗎?行船會快許多的。”

潘知州搖頭,“京畿重地,雖然富貴,卻也魚龍混雜,咱們還不知深淺,也還不知陛下是何心思,按往常的行程進京即可。”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江面之中。

只見江水碧波無垠,明媚的陽光落在上頭,就像是點點碎金,表面上一片寧靜美好,誰也不知道,在這江水的下頭,是否有暗流無數,只等著人一著不慎,席卷拉扯,淹溺無聲息了才罷休。

迎著江風,潘知州的喟嘆才出嘴邊便被吹散了。

“……這世道,當真是亂了啊。”

顧昭順著他的視線看向江面,片刻後,她輕聲道。

“大人,我知道了。”

潘大人這意思是敵暗我明,樹大招風,表現尋常一些,更不容易引人注目。

要當真有沖突,還能有後手,退避一二。

……

不知不覺,一輪圓月升空。

碧波無垠的江面中瞧月景最是迷人了,只見圓月傾瀉下沁涼的月華,江面上有明亮的月光碎片,遠遠的看去,江和天連成了一線。

朦朧夜色中,似有輕薄的水汽浮空,更為此景添幾分纖塵不染之意。

天上月和水中月遙遙相對。

顧昭扒著船沿,視線瞧著這月色,忍不住喟嘆道。

“好美的月。”

寶船浮在水面,悠悠晃晃,耳畔裏除了春風細微溫柔之聲,便只有流水嘩嘩的聲音了。

此情此景,靜謐得讓凡塵中那一顆喧囂的心都沉靜了下來。

……

然而,在另一個地方,卻有一顆死寂的芳心在浮動。

鬼道的天光黯淡蒙昧,到處都是灰蒙蒙的,在一片蒼茫之地中,塗宅門前那兩盞紅燈籠更顯耀眼了。

光亮喜慶又溫暖。

幽幽的光透過紅色的桑皮紙,照亮了方寸之地,也將大門中間那塊匾額照得明亮,只見上頭塗宅二字寫得風流肆意,偏偏收腳的地方卻又透著些許的婉約。

繡樓的梳妝鏡台上,一枚銅鏡端正的擱在上頭。

銅鏡浮雕並蒂海棠花的紋路,花開得嬌艷,一朵挨著一朵,親親昵昵。

只見一朵更大一些,一朵小一些,瞧過去就像是大的那一朵攏著小的那一朵,親密的喁喁私語。

“哎喲,羞死人家了。”塗九娘擱下口脂,視線瞧著那銅鏡,倏忽的就捧著臉蛋,嬌羞的眼眸含春,一副羞答答模樣了。

小雅:……

“小姐,你這是怎麽了?”

塗九娘一臉興色的攏過銅鏡。

她左右又瞧了瞧自己,見自己姿容艷麗,閉月羞花,尤其是唇……

只見紅脂染過,上頭帶著絲桃粉紅,又有幾分的瑩白剔透之色,就似那最鮮美的果子,誘人采擷。

塗九娘纖纖玉指指著銅鏡的並蒂海棠花,撐起袖擺遮臉,羞答答道。

“小雅,你瞧這個並蒂海棠花,大的是潘郎,小的是我,到時,潘郎那寬直的寬袍垂下,擁著我......是不是就和這並蒂海棠花一樣了?”

話落,她紅著臉放下了遮面的袖擺,青蔥的兩根食指緩緩相碰,似有纏綿之意。

再擡頭看向小雅時,媚眼如絲。

“小雅,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