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3/5頁)

倏忽的,她似乎是想起了什麽,笑眯眯模樣。

“咱們昭兒還小,偶爾玩下泥巴也不打緊,以前你阿娘拘你拘得緊,平日裏都在家裏耍。”

“後來啊,你又要接你阿爺的班,養家糊口,更是沒有玩耍的時間了。”

她越說越覺得自己這孫女兒可憐巴巴的,心酸得很,原先的笑模樣也淡了下去,蒼老的面上都是對顧昭的憐惜。

老杜氏擡手為顧昭順了順發,愛憐道。

“要是還要那糯米,只管叫阿奶給你煮,別聽你表哥的,玩泥巴有啥不成的!”

顧昭拖長了聲音,“阿奶......”

老杜氏:“好好,不是玩泥巴,阿奶小點聲說。”

顧昭無奈,罷罷,就像阿奶說的,玩泥巴也沒啥不好。

……

那廂,聽到老杜氏提到了阿娘張氏,為人子女,顧昭也問了幾句張氏那兒的近況。

當初張氏改嫁,嫁的是通寧縣的一戶富戶。

是顧昭的外家保媒拉纖的,聽說那戶人家的婆娘生孩子時,失血過多沒的,留下一大一小的兩個娃兒,小的那個剛出生便沒了娘,大的和顧昭差不多大。

張氏回娘家探親,偶然見了那富戶,她面容姣好,氣質溫婉,正好入了富戶的眼,一步三回頭的貪看了幾眼。

張氏娘家嫂子瞧見了,就上心了。

後來張氏改嫁,許是那奶娃娃纏人,又或是她新夫家不願張氏同顧家多有往來,張氏也就顧春來斷腿那段日子回來稍坐了片刻。

說上幾句話,送上一些節禮就走了。

......

顧昭關心,“阿娘在那通寧還好麽?”

老杜氏看了一眼顧昭,為自己方才提到張氏有些懊惱。

她還記得張氏離開之時,昭兒可是生了一場大病的。

顧昭寬慰,“沒事,雛鳥離巢,這親緣一事也是這樣,我長大了,阿娘也有自己的日子要過,以前是我鉆牛角尖了。”

張氏那兒,她當做親戚往來,年節也有送些年禮過去,倒是那邊不是太熱情,偶爾回些只言片語,上次還特意捎信來了,讓她不用破費再送。

老杜氏嘆了口氣,“還成吧,聽說日子頗為和美,就是沒有個孩子傍身,她總是有些難安心。”

“畢竟,這後娘可不好當。”

顧昭愣了愣,沒有再說話了。

......

晚風從山林處吹拂而來,清冽的風被高山一擋,便成了煦煦和風。

風拂過地上新冒出的小草,小草擺擺,似帶著歡喜之意。

顧昭來到市集的鐵匠鋪,在那兒買了一個鐵疙瘩,得虧她是靖州城出了名兒的顧小郎,不然像鐵疙瘩這等東西,尋常人沒有官府批文,那是別想買到的。

官府管控鐵器,就是連每戶人家的鐵鍬鋤頭,都是寫了編號登記在冊的。

路上,許多人荷著鋤頭,褲管一邊高一邊低的往回走。

夕陽的橘光落在臉上,雖累卻是樂呵,偶爾再抓起脖頸上搭著的汗巾子,擦擦頭上冒出的汗。

顧昭在等鐵疙瘩,瞧著這一些沾了黃泥的人,眼裏有著好奇。

“呵呵,是不是在意外,怎麽大家好像都去地裏勞作了?”鐵匠掄起大錘,往燒得發燙的鐵條上用力一錘。

“鐺鐺”火花四濺,鐵匠赤膊的皮肉也跟著跳了跳,上頭肌肉虬結。

火光映得他面色膛紅,不過,此時卻掛著笑意。

顧昭的視線又朝街道上看了一眼。

只見荷鋤的人三三兩兩的結伴,有的還相互搭著肩膀,時不時的說上一句什麽,樂樂呵呵又放松。

“是啊,大家好像一起忙碌去了。”

鐵匠:“不是好像,就是一起忙碌去了。”

“今日,府衙裏的大人們都和我們說了,去歲那一場山火,那是山神護著我們州城,和惡人相鬥,後來被惡人用了奸計,這才燒了我們的息明山。”

他說到這,惡狠狠的呸了一聲。

“要是讓我知道那惡人是誰,非得罵他個祖宗十八代不可!”

顧昭聽了過去。

只見鐵匠又掄了鐵錘,咬了咬牙,面色猙獰的砸下,顯然是將那火燒的鐵胚當惡人捶打了。

她輕笑了一下,只聽鐵匠又道。

“這不,大人吩咐了衙役和兵丁上山種樹,大家兒知道了,自個兒也拎了鋤頭和鐵鍬,結伴上山種樹。”

“大家夥兒都說了,以後啊,我們年年這個時候,都要上息明山上種幾棵樹。”

“不拘是什麽樹,長此以往,息明山定然又是一片青翠。”

他又砸了下鐵胚子,中氣十足。

“咱們靖州城的人都念著山神大人的好,一定會讓山神大人恢復元氣,一年不成就兩年,兩年不成就了十年......百年,息明山一定會和以前一樣好。”

他頓了頓,發狠道。

“不,一定要比以前還要好!”

“下次再碰到狡詐的壞人,定然不能讓他燒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