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趙刀回過頭,瞧見顧昭的神情又是一樂,“怎麽樣,這事不錯吧。”

顧昭:“......趙叔知足常樂,侄兒要學的地方還很多。”

“滑頭!”趙刀又是一陣朗笑。

很快,兩人便到了鐘鼓樓。

玉溪鎮的鐘鼓樓說是鐘鼓樓,其實不過是個兩層高的六角木屋,簡陋寒酸,遠不及縣城中的紅磚綠瓦氣派。

木屋下層是用來給守漏壺的更夫休息,上層四面沒有圍墻,而是做成亭子樣式,簡單的圍了半人高的憑欄。

裏頭擱一口鐘,一面黃牛皮大鼓。

因年代久遠,大鐘銅銹斑斑,鼓身紅漆剝落,上頭滿是歲月印記,都說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一面鼓一道鐘,陪著玉溪鎮百姓走過了年年歲歲的光陰。

……

“喲!老周在打瞌睡啊?”趙刀推開木門,人未到聲先至。

顧昭跟在他身後,貼心的將門闔上,寒風頓時被擋在外頭。

屋子不大,除了張方桌,幾把小凳,就角落裏擱了張竹床,靠窗的地方燒了一盆炭,屋子裏暖暖和和的。

難怪記憶中,她家阿爺輪到守漏壺那段日子,天天都是哼著小曲兒歸家。

和打更巡邏對比,這守漏壺簡直是天大的美差啊!

……

“瞎說什麽呢。”周生財從後頭走出來,手中還拎著木桶,“我哪裏敢睡,得守著漏壺呢。”

他一邊說,一邊拿眼剜趙刀。

趙刀:“嘿嘿,偶爾睡睡不打緊,盯著漏壺中的水別凍上就成,不過,你就算沒睡,也比我們在外頭走街吹風來得舒坦,是吧,顧昭。”

周生財朝顧昭看去。

顧昭不應趙刀的話。

她和趙刀不一樣,趙刀和周生財兩人熟稔,自然啥話都能說。

她一個後進的後輩,年齡還小,說話還是恭敬謹慎一些才妥當。

信不信她要是應和了,回頭人家閑聊時該說顧春來家的孫子吃不得苦,才打更一夜,就嫌棄抱怨天冷了。

顧昭靦腆的笑了笑,“周伯。”

“嗯。”有不熟悉的晚輩在,周生財也不好和趙刀多拌嘴。

他約莫五十來歲,是個老更夫了,性子有些慢熱,沉默的應了一聲後,半晌又憋出一句。

“咳!爐裏溫了熱水,還煨了兩根番薯,都是自家種的,要是餓了,就自己拿去吃,別客氣。”

“謝謝周伯。”

顧昭沒有動番薯,不過這熱水她是喝的差不多了,想了想,顧昭往自己的水囊裏又添上一些。

她環顧了四周一眼。

只見趙刀拖過板凳,大刀闊斧的坐下歇腳,瞄了瞄周生財,趁著他不備,偷喝了兩口桌上的黃酒,“香!”

聞言,周生財瞪了一眼過去,隨即繼續忙活手中的事。

顧昭偷笑。

趙叔這是偷吃還告訴主人家啊!

……

周生財拎起木桶,將裏頭的熱水倒進漏壺最上頭的銅壺。

漏壺總共有四個銅壺,由上往下分別為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分壺。

清水潺潺的從夜天池流下,最後落入擱在地上名為水海的銅壺中。

水海中,一個抱箭的銅人立著,它手中的箭杆隨著水上下沉浮。

箭杆約莫三尺,上頭劃了96條橫線,每一條便是一刻鐘。

而當下的時辰,就是銅人手握箭杆的位置。

……

趙刀招呼顧昭,“去瞧瞧四更天了沒。”

“哎!”顧昭應下,朝抱箭銅人的握手處看去,開口道,“還差一刻鐘。”

“這麽快?那咱們得先走了。”趙刀收回擱在炭盆上烤火的手,不舍的開口。

這手還沒暖過來,人便又要走了,討生活難哦。

趙刀在心裏喟嘆了下,隨即打起精神,撐撐了膝蓋,勉力站了起來。

“老周,走了,一會兒再來啊。”

周生財擺手,“快走快走。”

再不走,他的好酒都要被偷喝光嘍!

顧昭沖周生財點了點頭,跟著趙刀走出鐘鼓樓。

......

翠竹街上。

“梆......梆梆梆!”

“半夜四更,寒潮來臨,關門閉窗。”

顧昭記著顧春來說過的,四更天的梆子是一慢三快,有條不紊的敲著銅鑼。

夜很靜,低沉的鑼聲被傳得很遠。

趙刀沖顧昭豎了個大拇指,誇贊道,“不錯不錯,聲音響亮宏厚,中氣十足,是吃這碗飯的料!”

顧昭嘿嘿笑了一聲。

她丹田中可是有炁的,這聲音能不響亮嘛!

……

兩人一起往前,在經過一處屋舍時,趙刀指著那突然亮起燭火的屋子,對顧昭開口道。

“瞧見沒,這是咱們這裏做豆腐出了名的好吃,豆腐娘,姚水娘的屋舍。”

豆腐娘?

顧昭順著趙刀手指的方向瞧去,果然,趙刀說的豆腐娘,和送她一箬殼攤老豆腐的嬸子,她們就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