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當兵所求什麽?

他們用性命在戰場上拼殺,一是保家,二是衛國。說實話,大部分人被征兵都是不願意的,不同於和平的現代,古代入伍,那是直接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運氣不好,一場戰役直接犧牲。

戰死沙場保住了國家,可他們的家庭呢,承受著死去兒子/丈夫/父親的莫大悲痛,不只是精神上的痛苦,還有身體上的打擊,家裏失去了一個壯勞力,一群老弱病殘又該怎麽活?

所有撫恤金就顯得極其重要。

這也是趙炎如此激動的根本原因,他活著是希望,就算死了,也有撫恤金可以安慰家人,那可是李仙長親口所說,誰敢盤剝?

城樓上的眾位將領更是懊悔,怎麽就讓這傻大個搶先一步。

雖然懊悔著,身體上還是跟著誠實地跪謝,至少這件事,讓他們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

李嫵看著心裏隱隱有了幾分計劃,當初之所以盯上齊理父子,就是因為他們軍風清正。

齊理所率領的軍隊在漠北素有美名,不然漠北也不會是如今這副景象,倘若連駐紮在這裏的軍隊都不守護百姓,百姓又怎會拼了命地抗爭。

當初懸掛城墻的戰士被妥善安葬,時至今日,仍有人在祭奠。

這就是證據。

當然,李嫵從來不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所以軍隊都如齊家軍一樣,就如她曾經見過的禁衛軍,可謂是糜爛到了骨子裏。

無惡不作,無所不為。

她抿了抿唇,齊將軍也才說矮子裏面拔高個,和現代經過軍事訓練的軍人還有很大差距,李嫵現在要做的,就是彌補甚至消滅差距。

要做的事太多,時不我待。

半天時間,李嫵走遍了整座烈士陵園,離開時再深深回望一樣,她鄭重地鞠了一躬,什麽話都沒說。

嘉朝。

看直播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們紅著眼,啞著嗓子:“李仙長才是真正幹實事,為咱們謀福祉的人!”

剛止住的眼淚又啪嗒啪嗒往下掉,怎麽能不哭,誰看得見他們底層百姓的痛苦,到現在也只有一個李仙長。

李嫵已經收回視線,她所做所為,無愧於心,更無愧天地。

而漠北,因為她一句話,所有人都行動起來,大家紅著眼眶,無法形容自己心頭滋味,好像一直呆在厭仄逼人的小屋子裏,已經習慣了黑暗,某天,一束光從天窗射入,叫人不由自主地嘆服。

至於抱怨事務繁雜,怎麽可能!

這可是一樁天大的好事,有人看到他們軍人,有人體恤他們的將士,他們高興感動還來不及呢!

唯獨一個人,已經快把自己活活氣死了。

隋宴驍不敢去看底下人的表情,太恥辱了!即便當初不小心自爆也沒現在這麽恥辱,他貪圖大臣的東西被李嫵拿去賣掉,換成銀錢或者糧食,那些朝臣世族該怎麽看自己?

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心痛,幾代人的積攢,全被李嫵掏了個空!他現在用的錢財都是挪用國庫。

隋宴驍鐵青著臉,自然不能說明原因,他恨聲道:“退朝!”

底下朝臣面面相覷,沒有人出聲,敢於直言不諱的大臣張怡早被陛下抄家革職,據說當天便消失了,三朝肱骨,就落得這樣下場,赤)裸裸的前車之鑒!

所有人敬畏著上頭的君主,不知道這裏面是不是有他的手筆。

死氣沉沉的朝堂讓人更難堪,同時,隋宴驍發覺自己身體異樣,腳下踉蹌一瞬,找皇後,去找皇後。

滿腦子被這樣的念頭占據,也叫他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身上的不同尋常。

散朝的大臣相繼走出宮門,三三兩兩結伴而行,隱晦地交流著李嫵今天的舉動,還有今日的打臉,怎麽會有這樣的國家呢?他們到現在都無法理解。

“那華夏為了一群死人大動幹戈,有什麽用意?我嘉朝也能弄出,不過是不想弄罷了,戰死沙場不就是他們該盡的職責嗎?”

其余人紛紛點頭,無比贊同:“是極,像華夏這樣的未免太過虛偽,李仙長還想效仿,她才幾處地盤,就算有陛下的內庫……咳咳,總之,一切不過無用功罷了,倒是那番話,對百姓的影響……”

“哈哈哈劉大人多慮了,這天下百姓雖多,可是你見過哪朝哪代,百姓造反?他們啊,不過是最底層的小人物,能掀起什麽風浪。”

本質上,他們和華夏就不是一路人,一群自私自利的人,既掙脫不了時代的局限,更不想改變現狀。

幾位大臣相識一笑,並不知道,他們眼裏卒子似的百姓,在未來會掀起怎樣的風浪!

至於陛下,除了皇帝的身份他還剩什麽?

大臣們有恃無恐。

其中以沈家和王家最為囂張,他們都是世家大族,沒有誰比不過誰,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朝堂上的暗流湧動在底下轉化成迫切鬥爭,兩家不約而同地將視線落在天上,李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