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那是什麽?”

瞥見一側黃底紅字的標簽上後,嘉朝官員驚駭欲絕,聲音也控制不住,近乎尖叫地說:“鹽?!”

然而現場早無人在意他的失態,他們一瞬也不敢移開視線,玻璃鬥櫃裏放置的東西死死攥住他們目光——色白如雪,細膩光滑,不見半分雜色。

官員咋舌,瞬間想到家中價格高昂的粗鹽,不僅顏色黯淡泛黃,食之更是粗糲苦澀,聽聞有種細鹽,細如砂石,鹹中微甜,可那是皇家專供,尋常人一生連見都未曾見過!

這便是華夏的鹽嗎?

他的話瞬間哽在喉頭。

——灑下的細鹽如同銀粉一般,閃爍著最為動人蠱惑的光彩,成為他記憶中最不可磨滅的一幕。

其實即便是華夏,在未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之前,鹽也是國家國營專賣,並且曾在華夏歷史上與鐵一同,在其後的兩千多年裏,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因為食用它可為身體補充鈉,維持體力,同時,也可以延長食物保質期,所以在戰事途中,鹽是最不可缺少的東西。

鹽的種類亦是繁多駁雜,大多數為海鹽與巖鹽,還有一種毒鹽,提煉含有硝的鹽來攝取鹽分,味道苦澀難食。

在華夏最富庶的唐朝盛世,鹽價亦是高居不下。細鹽是王公貴族專用,就連唐太宗率軍出征時,士兵也用不起鹽,往往只帶一塊醋布,用時切下一塊,放在水裏煮一煮。

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細鹽才算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平民眼裏最普通的必需品。

由此可見,鹽的發展也歷經艱難,更遑論酷似南北朝的嘉朝,便是之前,見到那些烹調的飯菜,也叫他們驚詫不已。

因為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連鐵鑄鍋都是奢侈品,更遑論炒菜,甚至衍生出不少人一邊端碗,一邊看屏幕下飯的現象,和現代的吃播倒是有幾分相似,不過現代網友完全可以叫外賣,想吃什麽吃什麽,嘉朝的百姓別無選擇。

嘉朝的鹽價,更是一兩一百文!相當於0.1斤一百元。

在瞥見華夏的鹽價之後,眾人紛紛倒吸一口冷氣——鹽,兩元一斤!

不過兩文,便可買下一斤鹽!

習慣了華夏帶給他們沖擊,甚至感到麻木的眾人一個踉蹌,有些更是站不穩。

“怎麽可能!”

“鹽如此重要昂貴的東西,兩文錢便可買一斤,尤其是這樣、這樣頂級的鹽!”

“諸位同僚,你們見過這樣的鹽嗎?你們吃過這樣廉價的鹽嗎?色白如雪,質地細膩,便是雪花亦比不上!我曾赴瑯玡王氏之宴,炙肉佐以青鹽,色近白,入口微澀,詢問下人,一碟鹽,近百金!”

那官員一臉感慨:“亦不如這雪花鹽萬分之一,它又怎會如此廉價?”

是啊,連官員都有些晃神,華夏的鹽為什麽如此廉價,而且,它竟不是由國家管理,而是明晃晃地擺放在商鋪裏,任由私人售賣!

他不怕商人由此攫利嗎?

他不怕敵國利用嗎?

為什麽?

無數個為什麽將他們砸得天旋地轉,沒有人給他們答案,亦或是有答案,可他們不敢說!

因為華夏的鹽太多,才會廉價到如此地步!

因為華夏富庶,因為華夏的百姓早已不缺食鹽,但這一切歸根究底,只會讓他們得到一個答案:華夏很強大!

它可以完全放棄食鹽帶來的巨大利潤,它真像李嫵說的那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它也是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的國家。

可這樣的話,他們是萬萬不敢說的。

他們願意做個瞎子,做個聾子,做戲台上最惹人發笑的醜角,也不願因為一時意氣,丟掉性命!

按照往常,見到華夏如此好物,眾人定當眼熱,為國請命,找到那華夏收為己有,但現在,派出的探子遲遲未回復,那華夏仿佛世外仙山,根本找不到!

思及此,眾人不由悲憤。

看著滿目的雪花鹽,如同一座座金山銀山,倘若得到華夏,拿到著雪花鹽的制鹽方子,那筆龐大無法計算的巨大財富,即便是坐擁天下的隋宴驍也不禁心動。為此,他不惜加派更多人手。

實在難以忍受,財寶就擺在他們唾手可得的地方,只需要一個傾身,偏偏他們無論如何都得不到!

比起野心勃勃,貪欲心切的王公貴族,大臣官員,底層的民眾只剩下純粹的羨慕,這就是華夏,那樣廉價雪白的鹽,白得刺眼,白得發光,竟然給他們普通人吃!

“這、這真是華夏給普通人吃的鹽嗎?

“那還有假?”

接話那人艷羨地看著,他艷羨的不是白花花的鹽,而是整個華夏的子民,究竟是怎樣的福氣,才能托生成華夏人?

“這樣美好的日子,怕是只有神仙才能享受吧?”

“李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