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今生032

翌日一早, 衛琛便去縣衙提審了周文。

他確實與貪汙賑災銀一案有莫大的關系。

衛琛繳獲了周文手裏的幾本賬簿,上面詳細記載著李安正這些年孝敬上頭的賬目流水。

據周文所言,這是李安正為自己留的後手。

怕京城那些達官顯貴, 在他落難之時, 翻臉不認人。

有了這幾本賬簿,衛琛查案的進度突飛猛進。

三五日後,便證明了原臨州知府蘇慶山的清白。

不僅如此,衛琛還尋回了一小部分賑災銀, 還牽扯出了朝中好些大臣。

這些大臣或多或少都和這次貪汙案有關, 且他們身上所牽涉的案件, 遠不止這次貪汙案那麽簡單。

其中,涉案官員官階最高的, 要數戶部尚書王永全。

-

衛琛與顧晚卿在臨州城逗留了足足一月, 將近三五年裏,涉及臨州賑災、修繕等其他款項貪汙、受賄案的官員列出了詳細名單。

又將一些有利的線索全部整理歸档。

因其牽涉甚廣,已經超出了衛琛斷案權利範圍。

這些證據他都要帶回帝京, 上呈陛下,再由陛下做主立案調查。

顧晚卿他們離開臨州城那日,通判李安正以及手底下相關涉案人員全都暫時關押在了臨州城的監牢之中。

因衛琛早在半月前飛鴿傳書,將蘇慶山的冤情上達天聽。

陛下盛名, 暫時恢復了蘇慶山的官職。

只衛琛知曉,不久後,蘇慶山便會提拔入京,接替戶部尚書王永全一職。

這次貪汙案與前世結局應當相差無幾,哪怕他和蘇照證明了蘇慶山的清白, 甚至查出了朝中一應官員。

此案卻也牽扯不出真正的幕後之人。

衛琛前世便無證據證明這些事與四皇子趙淵有關。

今生亦然。

所以他回京的途中, 便大致猜出了陛下會如何了結此案。

不過臨州此行的目的, 衛琛已然達到了。

四皇子趙淵,便待來日時機成熟,自能除之後快。

-

顧晚卿他們動身離開臨州那日,天氣將將熱起來。

艷陽高照,連拂面的風都帶著幾分燥意。

過去月余的相處,令顧晚卿與蘇笑別離之際,很是依依不舍。

衛琛辭別了蘇慶山,也與蘇照單獨談了幾句。

他知蘇照雄心壯志,也信他日後能飛黃騰達,一展宏圖。

兩人便約好了,日後京中重逢,再把酒言歡,繼續高談闊論。

依依惜別耽誤了不少時辰。

馬車駛離臨州城時,已是日頭高照,臨近晌午。

一路上,車簾都被高高掛起,好讓山風穿進馬車,帶來一絲爽意。

顧晚卿趴在車窗上往外看,心裏還念叨著蘇笑。

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衛琛還在看卷宗,顧晚卿便沒有打擾他。

自己閑著無事,賞了賞山間風景,又吃了些糕點、茶水。

最後背對男人,朝著車壁那側小憩。

行了有大半月後,顧晚卿他們途徑了瀝州。

因是回京述職,衛琛將回程的日子報得晚些,倒也並不急著趕路。

且此行除了查案,他本也打算帶顧晚卿遊玩一番。

所以他們便在瀝州城內,逗留了三日。

這三日裏,衛琛並沒有閑著。

白日裏陪顧晚卿上街閑逛,或是去附近的山莊消暑。

夜裏回到落腳的客棧,也會處理手頭的公務。

離開瀝州的前一日。

晚膳後,顧晚卿因心疼衛琛公務繁忙,身形勞累。

出門賞河燈時,她便沒叫上他。

只是帶著霜月和風尋出了門,留下昭瀾在客棧裏照料衛琛。

瀝州城內夜市繁華,美食令人眼花繚亂。

顧晚卿一路走走吃吃,買了不少東西。

霜月跟在後頭,心下暗暗慶幸,她家小姐這花都會衛小三爺的銀錢。

否則這錢若是從她的銀袋裏流出去,非得肉疼死不可。

保不準還得在心頭悄悄嘀咕兩句:敗家小姐。

不過她家小姐也是個有良心的,回客棧之前,路過一個燒餅攤。

自己嘴饞時,倒也沒忘記給客棧裏的衛小三爺捎一個燒餅回去。

-

顧晚卿回到客棧時,外頭夜色已經籠罩了整個瀝州城。

她去找衛琛時,昭瀾正好備了一壺新茶。

顧晚卿便順手帶進屋去。

昭瀾識趣地沒有跟進去。

還在顧晚卿進屋後,體貼地在後面替她帶上了房間的門。

屋內光線不足,只衛琛端坐的桌前明亮些。

其他犄角旮旯,暗得看不清屋內的陳設。

聽見房門的響動時,衛琛便將思緒從案子裏抽了出來。

將桌上那些卷宗和線索文件簡單整理了一下,他擡頭看向端著茶水從屏風那頭繞過來的顧晚卿。

這兩日她換回了女裝,今日是一襲水藍色薄紗衣裙,輕盈涼爽,倒是映襯入夏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