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是否脫離當前末世

(含11.5萬營養液加更)

星屋系統宣告選做任務完成後,尤溪找了唐亞彤,詢問後知道對方的避難基地任務並未完成。

所以她知道了,達成避難所要求的最低人數是50人。

但在這五十個人裏,大部分都是他們招攬的技術工種:

船員船工——懂觀察水流氣候,懂行駛遊輪,懂船體機械的日常維護;

機械維修——負責整個遊輪的維修檢測工作,包括從內外部依照要求改裝船體,例如安裝凈水過濾系統、安裝種植區照明燈具等等。

醫護人員——負責看病治療。

廚師幫廚——有廚師經驗或會做各種家常菜,解決遊輪上的三餐問題;

潛水水手——水性好,有浮潛和潛水經驗,需要不時下潛到水下的城市搜尋物資;

釣工漁民——有豐富的漁民經驗,懂得各種魚類的習性,會調制各種餌料,制作捕魚釣魚的裝備;

科技農工——在有限的空間裏,借由科技的幫助以最大空間利用的方式進行種植和水培,在有限條件下(人體肥料),研制出適合不同作物的生長劑;

巡邏安保——純體力活,維持遊輪日常秩序,接應和送回避難者,並負責在監控室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

清潔雜工——不需要特別的技術,勤勞本分肯吃苦就行;

……

初期階段,這些工種暫時夠了,等到整個運轉開始穩定,她們會繼續開辟新的空間,開發新的工種。

例如養殖(生產新鮮的魚肉)、外交(和官方合作交換資源)、教育(負責孩子的成長教導)、機械科研(加固改造船體,利用風能和水力嘗試發電,研制防護罩)……

尤溪和唐亞彤觀點一致,她們並不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做這件事,既然有這個機會,自然要長遠考慮,把這件事做好。

她們的避難所不需要沒用的人,過去的社會秩序已經崩塌,既然如此,那麽在這艘空間有限的遊輪上,秩序自然由她們來定。

她們不是純粹做慈善,也沒有那麽多資源來做慈善,她們需要給出的每一份幫助都有回饋;

禁止遊輪區域一切爭鬥流血事件;

獲得工作的避難者可以有一個家屬攜帶名額(家屬若在十六歲以下,六十歲以上每天可領取免費家屬餐);

獲得工作的避難者除了一日三餐、每周固定水資源和每月固定物品資源外,會根據不同工種獲得遊輪積分。

積分等於從前的貨幣,但僅限遊輪上使用。

最後,尤溪和唐亞彤為遊輪負責人,在任何時候都擁有驅逐避難者的權力。

這裏不講自由人權,但也沒有階級區分,避難者唯一可以選擇的是:遵從或離開。

目前登船的避難者裏,大部分都是船工、廚師、釣工、保安和清潔雜工。

她們知道很多民眾對這艘遊輪仍處於觀望態度,他們被連翻災難弄得人心惶惶,自然更願意相信官方。

雖然鷺遠景區所在高地已經人滿為患,但官方並非毫無作為。

首先,官方擁有的輪船更多,早已安排了一些重要人員在船上居住,其次他們已經加派人員和建築工在搭建新的住宅房,並有計劃將這個臨時避難的高地改造成一個大型避難所。

在這種情況下,目前敢去遊輪的除了窮兇極惡的人,就是走投無路卻不願認命的人。

**

王牧風屬於後者。

他們一家三口每人挖了十斤濕噠噠的泥土裝在塑料袋裏,準備自己劃橡皮艇去對面遊輪。

他們重新取出他們的封閉式橡皮艇,這個橡皮艇只要打開後就會自動充氣,且速度非常快,可以說是他們現在最重要的財產。

這附近除了他們之外,也有其他觀望的和準備上遊輪的人在等待。

這艘遊輪每隔兩天會在固定時間靠岸(行駛至高地旁)一次,將等在這裏想要上遊輪的人帶上去。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面試,留下一部分人,同時原路送回一部分人。

如果有人不願意等,自己又有條件,可以自行過去遊輪那邊,對方也會讓人登船。

有人原本猶豫不決,此刻見到他們的橡皮艇,便上前詢問,能不能搭乘他們的橡皮艇一起過去。

對方是一個父親帶著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兒子,從父親的五官可以看出他從前長得應該挺俊朗。只是父子二人都穿的臟汙破舊,人有些瘦脫了相,看起來過的很不好,連個行李袋都沒有,每人各背了個背包。

王牧風詢問過他們的體重後答應了。

旁邊又有其他不想等待的人想一起借坐王牧風的橡皮艇過去,但這只是家用的小型橡皮艇,肯定沒辦法再帶人。

王牧風拒絕後,對方似乎有些不滿,王牧風沒有多話,從包裏取出那柄消防斧緊緊握在手裏,用警告的眼神看了看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