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康叔那支千年老參燉的補湯,從上午溫到了中午,又從中午溫到了傍晚,也沒等來人喝一口。

文火燉著砂鍋,清澈湯水被汩汩頂起,氣泡的咕嚕聲悶在蓋中,在午後聽著十分靜謐。

負責管理飲食後廚的艾姑跟康叔面面相覷,請示道:“少爺也就算了,好歹用了早的,應小姐也不餓麽?”

康叔略一思忖,移步往二樓去。

敲門的聲音十分克制。

商邵醒著,半倚坐在床頭,正在手機上處理公務,聞聲,他撥了電話回去。

康叔也是頭一次碰到這狀況,從門口退開幾步,恭恭敬敬地問:“要不要起來用餐?”

商邵的聲音很輕:“她還在睡。”

“四點了,不如起來墊一墊肚子?否則晚上又該睡不好。”

商邵想了想,“嗯”一聲,“再等會,你先讓他們準備,五點開餐。”

康叔不由得提醒:“你今晚上約了譚北橋,六點,榮欣總店,最遲五點要出發了。”

商邵記得:“知道了,照常安排。”

他打完電話,又在企業微信裏回復了幾樁請示,吩咐了秘書處追辦督辦幾件要緊事的進度。

其實他午間睡了半個多小時便醒了,想起身,垂眼看到應隱睡容,心底莫名不舍。她搭他腰間的胳膊纖細小巧,顯得依賴。

在母親溫有宜的教養中,床是單單用來睡覺的地方,除了臥病,其余時間都不可以在上面吃飯喝水、學習辦公,更不能躺著看電視。商家所有人的臥室裏,都沒有影視設備,床頭櫃只放書,小孩們被允許在入睡前,擁有不超過一小時的閱讀時光。

商邵第一次在床上處理公司事務,且一處理,就處理了一下午。

這期間應隱一直沒醒,枕著他睡得安穩,偶爾被他的動靜弄醒,也就是迷蒙一秒,隨即便依偎著換一個更緊密舒服的姿勢。

每當這時候,商邵就會放下手機,親一親她的發頂和額頭、眼睛,緊一緊摟著她的臂。

四點半,商邵再放不下她,也得起身了。

他回了自己臥室,洗澡、剃須、整理容表,換上西服,又從自動上弦的表櫃中選了一支氣質沉穩的。做完這些,他回到二樓,親了親應隱的唇角:“我走了,晚上見。”

應隱懵懵的,眼睫毛顫了顫,想醒,沒醒過來。

商邵忍不住笑了笑,加深吻,貼她耳邊問:“晚上等不等我回來?”

應隱像被催眠,下意識地順著他話回道:“等……”

商邵心滿意足,從沒有一天,在出門前,他就已經開始期待回家的那一刻。

怕應隱一人難堪不自在,他留了康叔照顧她,另委派了一名司機隨行。

榮欣樓是老字號,自民國年間便門庭若市,引待各級要員軍閥司令,分號一路開到了港澳,後來幾經易主,這爿總店倒是艱難守住了。譚北橋是嶺南人,請商邵在這兒用餐談事,頗有點盡東道之宜的自得之意。

用餐期間,譚北橋對一道粥點頗為鐘意,親自邀他品嘗。

待商邵抿嘗一口,略一頷首之後,譚北橋一拍大腿,對他說:“你知道這粥叫什麽?”

商邵表示願聞其詳,譚北橋便說,這道粥名字叫金宵出白玉,“這裏頭的門道,得讓老板親自跟你講。”

榮欣樓的東家竟然真的在。少說也是一方響亮富商,會在這兒,想必是譚北橋提前安排的。

人過來,周到地一一介紹,用的什麽米,哪裏養的稻,哪兒汲的山泉水,幾時的鮮筍,哪處海的鮮蝦瑤貝,乃至裏頭的姜絲,也必須是越南哪處專田種植的。因為四時四季的時鮮不同,所以春夏秋冬來喝,風味各有細微不同。

但是這麽多講究,端上桌的,卻只是一碗簡簡單單、至純至淳的白粥而已。

商邵放下湯匙,點一點頭:“富貴之底,至清之味,很難得。”

“你看,”譚北橋對榮欣樓東家笑道:“我就說他肯定是懂的。”

這粥難得,不是那些亂編噱頭哄騙人的,大廳和包廂都點不到,必須是登記在冊的貴客提前預訂了,才能嘗一口鮮。

商邵接了東家名片,想到什麽,垂下首勾一勾唇。

“笑什麽?”譚北橋問。

“想到一個人,”商邵漫不經心地言語:“她跟這粥挺像。”

譚北橋不解其意,“我倒是頭一次聽說人跟粥像的。”

他是附庸風雅,商邵犯不著跟他說,笑一笑,把話題略過去了。

用過餐,敲定幾樁意向框架,商邵主動告辭。譚北橋本來還想請他去酒莊坐一坐,看出他心不在這裏,便爽快放了人。

港·3駛過街角,花店通明,穿深色西服的男人走進去,幾分鐘後出來,懷中鮮花著錦,在十二月中旬的冬夜溫柔而熱烈。

康叔的參湯到底沒浪費,晚餐間,應隱喝了一碗又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