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第2/3頁)

胤祚和三阿哥躲在屏風後面,本以為有了更簡單易懂的東西,自然應該推向市場,沒想到會遭到強烈的反對。

“皇上,這書過於花哨,不像是正經的啟蒙書籍。”

“讀書就該好好讀,讀書認字要與繪畫區分開來。”

“過去那麽多年,大家都是這麽過來的,沒道理現在突然更換。”

“如果要用這個代替原來的《三字經》,會加重不少讀書人的負擔。”

大臣們的思維都很活絡,康熙還沒說要更換,他們就已經猜到了,並用自己的話提前堵住康熙的嘴。

康熙和太子表情淡淡,不怎麽在意的樣子,只當一個純粹的聽眾。

一看他們倆這樣,大臣們就說得更來勁了。

“寒門學子讀書不易。”

“這書看起來是簡單易懂些,卻比原來的《三字經》厚了,更費紙墨,也更費銀錢。”

“有些學子靠抄書度日,若是在啟蒙書籍中加入繪畫,那就麻煩多了。”

“實在費時費力費錢,還不討好。”

胤祚:“……”

他是真的沒想到這群大臣會說得這麽過分,默默扭頭瞅著親哥。

只見三阿哥眉毛倒豎,拳頭緊握,瞪著屏風的眼睛裏仿佛能噴出火來。

任誰聽到自己辛辛苦苦大半年搞出來的心血,被人說得一文不值,可不是會生氣嗎?

沒有立即沖出去把人揍得爹娘都不認識,已經是脾氣好了。

胤祚拍拍三阿哥的手,無聲安慰:不怕,看我怎麽幫你收拾他們!

三阿哥高漲的怒火忽然就被安撫了下來,是啊,他幹嘛因為無關人員生氣呢?這些個老頭子知道新版啟蒙書籍的什麽?一群不懂得變通的老頑固!

也就是汗阿瑪仁慈,還把這群只懂得逼逼,不知道好好辦差的老頑固留著。

等到二哥上位,他一定要攛掇二哥把這群老頑固打發回去種田。

這麽一想,三阿哥就不生氣了。

他想跟弟弟說“沒事,我自己來”,但是在他說之前,胤祚已經走了出去。

仍然逼逼叨叨中的大臣,就見六阿哥忽然從屏風後出來,小手背在身後,邁著盛氣淩人的八字步,下巴微擡,面無表情,頗有點康熙的風格。

大臣們下意識地去看康熙,怎麽會這麽像呢?

康熙:“……”

沒懂大臣們看他的眼神是什麽意思,但他知道臭小子這個時候出來,肯定是為了胤祉。

胤祉白天去上書房上課,下課要鍛煉,還要抽空弄新版《三字經》,被臭小子折騰來折騰去改到第九版。

這可是他們兄弟倆的心血,怎麽可能允許一群人在這隨隨便便指手畫腳?

康熙和太子坐等看戲。

要不是這時候送盤瓜子花生上來,看戲的意味太過濃烈,不符合皇帝和儲君的身份,他們倆都想嗑嗑瓜子花生。

只見,胤祚龍行虎步,走到這群大臣面前,分明那麽矮的一個五歲小人兒,硬是站出了一米八的氣勢。

“這本新的《三字經》,我主持做的,有問題?”

大臣們:“……”啊這。

前面說得有多氣勢洶洶,現在就有多害怕。

這東西居然是六阿哥做的。

六阿哥居然躲在屏風後面聽完了全程。

六阿哥現在跑出來了,是不是打算跟他們算賬?

早知道是六阿哥做的……

善於見風使舵的大臣已經迅速滑跪:“六阿哥做得好!”

死腦筋的大臣仍然在堅持:“這本新的《三字經》沒有太大意義,只會加重讀書人的負擔。”

胤祚都給氣笑了:“你們口中的讀書人為什麽會有那麽重的負擔?因為他們要考科舉,要看很多書,要去學堂,要找老師,因為他們屢次不中,反復讀書,反復科舉,從牙牙學語的小童開始,一直考到垂垂老矣的老人都不放棄。”

“他們為什麽會有那麽重的負擔?因為有些人只知道科舉、八股文,不知道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知道選舉各方面的人才,只知道盯著會讀書,會寫八股文的人!”

“而這些啟蒙書籍是開蒙用的,是為了讓那些讀不起其他書籍,上不起學堂,找不到老師的人也能看懂。”

這些人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嗎?不見得。

他們只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好不容易出了頭,突然降低學習成本,讓更多人來跟他們爭搶有限的資源和利益罷了。

胤祚就注意到佟國維從頭到尾沒發表過什麽意見。

不管他是中立派,還是事先聽說什麽,本身站在他這邊,總比那些迅速滑跪和過於頑固的大臣要好。

“汗阿瑪,太子哥哥,新版啟蒙書籍,我是一定要發,也一定要用的。”胤祚的態度很堅決,“你們就說幫不幫我吧。”

康熙見到這群頑固大臣被氣成豬肝色的臉,心裏就高興。